7月30日,宣恩縣及椿木營鄉政府領導一行冒著酷暑,將精心籌備的文體物資親自送達山東大學恩潤童心支教隊所在的支教點。這批由地方財政專項支持的物資涵蓋棋類教具、手工材料、科學實驗裝置及體育用品等,不僅為山區孩子們帶來了豐富的課外學習資源,更成為山東大學學子踐行鄉村教育實踐的有力支撐。作為山東大學社會實踐工程的重點項目,恩潤童心支教隊的8名隊員均來自該校不同學院,其中既有參與過支教的“老兵”,也有首次踏上講臺的新生力量。
7月31日下午兩點半,隊員們迅速行動,將物資分類搬運至高年級與低年級教室。這場聚焦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文體活動,是團隊結合孩子們的成長需求精心設計的特色課程。
在低年級教室,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孩子們目不暇接。跳棋與五子棋桌前,來自新聞傳播學院的支教隊員正引導孩子們在對弈中培養邏輯思維;彩色粘土工作臺旁,土建與水利學院學生將詩詞意境融入手工教學,鼓勵孩子們捏出“接天蓮葉無窮碧”的夏日景致;剪紙區域里,隊員們手把手傳授傳統技藝,帶領孩子們體會傳統文化的魅力。
高年級的活動更顯科學特色。科學實驗區陳列著領導們不辭辛苦送來的的實驗套裝,孩子們在隊員指導下操作著簡易電路裝置,探索電與磁的奧秘;室外操場上,基礎醫學院,臨床學院的學子們將排球墊球、跳繩等項目與團隊協作游戲相結合,現場歡呼聲此起彼伏。
“學校為我們配備了專業指導老師和教學物資,就是希望我們能把優質教育資源帶到鄉村。”支教隊隊長、山東大學基礎醫學院學院本科生任嘉誠表示,團隊每天的教學內容都會同步上傳云端進行記錄,進行回顧。據了解,山東大學已連續多年組織學生赴全國各地鄉鎮開展支教活動,服務鄉村兒童超3000人次。此次文體活動的開展,既是學校“為天下儲人才,為國家圖富強”辦學宗旨的生動實踐,也為鄉村教育振興注入了青春力量。宣恩縣團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未來能與山東大學深化合作,共同促進鄉村教育發展,讓更多山區孩子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