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葡萄酒學院學生團隊順利結束對河北懷來、昌黎產區的社會實踐調研。此次實踐聚焦葡萄酒產業綠色發展模式,團隊先后走訪中法莊園、迦南酒業等多家知名酒莊,深入探究產區特色、種植釀造工藝及可持續發展路徑,圓滿完成實踐任務。
懷來與昌黎產區地處葡萄種植黃金緯度帶,憑借獨特的風土條件成為中國葡萄酒產業的重要版圖。團隊首站探訪迦南酒業,該酒莊作為沙城產區的核心代表,連續兩年入選“世界百大葡萄園”,是中國唯一獲此殊榮的酒莊。在迦南酒業,同學們詳細了解了其“山—湖”環繞的獨特地理環境,以及13號、16號等多個葡萄園的差異化管理模式。酒莊在綠色發展方面的實踐令人印象深刻:修剪枝條與篩選果串回歸土壤漚肥,依托季風氣候減少農藥使用,雖未獲有機認證卻堅持有機種植標準,實現了資源循環與生態平衡的雙贏。
在中法莊園,團隊感受到中法合作的深厚底蘊。作為“中國馬瑟蘭的搖籃”,莊園將32.6公頃地塊細分為50多個小塊精細管理,砂石土壤與科學種植技術結合,釀造出平衡優雅的波爾多風格混釀。其融合長城灰色與紫禁城紅色的建筑風格,以及采用《十駿馬圖》作為酒標的文化創意,讓同學們直觀體會到葡萄酒產業中文化與品質的深度融合。
調研期間,團隊還深入中糧華夏長城、茅臺葡萄酒等酒莊,見證了科技賦能產業的生動實踐。中糧華夏長城的物聯網監測系統與AI精準灌溉技術,實現節水30%的同時提升葡萄品質;茅臺葡萄酒的“三低工藝”與水循環系統,將綠色理念貫穿釀造全程。這些案例讓同學們深刻認識到,綠色發展不僅是環保責任,更是提升產業競爭力的核心動力。
實踐中,同學們重點關注種植釀造的細節創新。從迦南酒業發酵罐的精準溫控,到朗格斯酒莊的重力釀造法;從馬丁酒莊用牛糞與紅小豆葉作有機肥,到金士通國際酒莊馬瑟蘭品種的成功培育,每一處工藝細節都體現著酒莊對品質的追求與對自然的敬畏。此外,各酒莊在人才需求上的共性——重視實踐經驗與跨學科能力,也為同學們的職業規劃提供了清晰指引。
此次實踐讓團隊成員將課堂理論與產業實踐深度結合。同學們表示,懷來、昌黎產區在綠色發展上的探索,展現了中國葡萄酒產業的潛力與擔當。未來,將把實踐所得融入專業學習,為推動行業可持續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葡萄酒學院始終致力于通過社會實踐提升學生專業素養,此次河北產區調研不僅是一次知識的深化之旅,更是一次綠色理念的傳承之旅,為學院與產區的深度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