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期,南京工程學院商學院“西望青春實踐團”深入重慶市涪陵區清溪鎮全心村,開展“探鄉村振興路·筑西部青春志”主題實踐活動。團隊以“數字賦能、教育浸潤、資源活化”為抓手,通過技能培訓、創意課堂、社區共建等多元形式,為鄉村發展注入青春動能,用實際行動詮釋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數字賦能:跨越銀齡群體的“數字鴻溝”針對鄉村老年人面臨的數字化困境,實踐團量身打造“銀齡數字課堂”。志愿者們以“一對一輔導+情景模擬”模式,手把手教授老人使用智能手機掛號、視頻通話、防范網絡詐騙。團隊還編制《鄉村數字生活指南》漫畫手冊,用通俗易懂的圖文普及電商購物、政務平臺操作等技能,讓數字技術真正“飛入尋常百姓家”。
教育浸潤:守護留守兒童的七彩假期面對村內留守兒童,實踐團開設“七彩假期”成長課堂。在“我的家鄉”主題繪畫課上,孩子們用蠟筆描繪青瓦白墻的吊腳樓、金燦燦的柑橘園;在“科學小實驗”環節,礦泉水瓶改造成的“水火箭”讓操場充滿歡聲笑語。
資源活化:激活社區內生動力實踐團創新推出“鄉村集市2.0”計劃,通過“物品漂流+技能交換”盤活閑置資源。團隊協助建立“鄉村資源地圖”,將農特產品、手工藝人、空閑房屋等信息數字化,為后續發展鄉村旅游、電商直播奠定基礎。
薪火相傳:聆聽西部的青春答案實踐期間,團隊專程拜訪扎根全心村三年的西部計劃志愿者校友。從最初的語言障礙到成為“方言通”,從農業“小白”到帶領村民發展柑橘合作社,她的故事讓隊員們深刻理解“向下扎根方能向上生長”的真諦。當看到村口露天影院里,老人們專注觀看《我和我的祖國》時,校友告訴我們:“紅色電影是連接過去與現在的紐帶,而我們就是新時代的‘接棒人’。”
以青春之名,赴時代之約。從數字技能培訓到兒童成長關懷,從資源盤活到精神傳承,“西望青春實踐團”用專業與溫度證明:當青春力量深度融入鄉村振興戰略,既能為鄉村注入發展動能,也能讓青年學子在基層沃土中收獲成長。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青春從未缺席,未來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