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農業大學“藝心益語”實踐團赴濱州陽信縣社會實踐活動助力鄉村振
7月25日,青島農業大學藝術團“藝心益語”實踐服務團繼續進行社會實踐調研并受邀參加濱州陽信縣勞店鎮參加“歡樂song”主題活動表演。
探產業新勢,憶紅色文化
上午,實踐服務團乘車前往陽信電子信息產業園與瑞鑫地毯研發中心。在電子信息產業園,隊員們了解到當地如何借助科技力量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感受到新興技術為地方經濟帶來的蓬勃生機。瑞鑫地毯研發中心里,精美的地毯作品與創新的設計理念讓隊員們大開眼界,深刻認識到產業賦能對于地方特色產業發展的關鍵作用。通過與相關負責人的交流,隊員們對當地產業賦能新形勢有了更為直觀和深入的認識,為后續結合專業特長助力產業發展積累了寶貴思路。
與此同時,實踐團還前往毛岸英故居開展紅色文化學習活動。在故居中,隊員們通過一件件珍貴的文物、一幅幅生動的圖片,回顧了毛岸英同志的英勇事跡和崇高精神。這場紅色文化之旅,讓隊員們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進一步堅定了理想信念,激發了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而努力奮斗的決心。
舞融合新風,奏振興強音
下午,實踐團與宋王村的舞蹈隊積極交流、共同演出廣場舞節目《母親是中華》。在排練過程中,大家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動感節拍里,村民們自信的笑容與整齊的舞姿交相輝映,既躍動著鄉村文化的蓬勃生機,更傳遞著產業振興帶來的幸福律動——這片土地上,文藝的星火正與發展的春潮共舞,勾勒出鄉村振興最鮮活的模樣。
青島農業大學藝術團“藝心益語”實踐服務團在濱州陽信縣的社會實踐活動,從產業前沿的探索到紅色文化的傳承,從舞臺藝術的精心籌備到與鄉村文化的深度融合,以實際行動為校地協同發展搭建了堅實平臺。隊員們在實踐中增長了見識、鍛煉了能力,更深刻體會到作為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未來,實踐團將繼續以文化為紐帶,為鄉村振興貢獻更多的智慧與力量。
社會實踐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