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高校社會實踐進基層號召,7月27日至28日,曲阜師范大學“薪火傳校史”社會實踐隊赴山東省濰坊市奎文區奎文門社區,開展為期2天的社區志愿服務專項活動。實踐隊緊扣民生需求,通過設立便民服務點、開設特色課堂等形式,切實提升社區"一老一小"群體獲得感。
便民服務
實踐隊員在社區廣場設立綜合服務區,按功能劃分為三個板塊有序開展工作。家電維修組集中接收居民送來的故障小家電,通過拆解檢查、零件更換等步驟,完成電風扇、電飯煲、微波爐等設備檢修數十件,多數經修復后可正常使用;健康監測組專門為老年群體提供血壓、血糖等基礎檢測服務,檢測后詳細記錄數據并給出健康建議,同時同步發放涵蓋常見病預防、夏季養生等內容的健康防護手冊;法律咨詢組則聚焦財產繼承、消費維權、鄰里糾紛等居民高頻咨詢的法律問題,結合案例開展政策解讀與答疑。服務全程有專業教師在場指導操作流程與標準,確保服務規范無誤。
社區工作人員表示,活動期間日均服務居民超百人次,其中老年群體占比達七成以上。當地居民反饋,實踐隊員的服務切實解決了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尤其在幫助老年群體了解自身健康狀況、應對智能技術應用帶來的不便等方面,提供了具體且實用的支持。
特色課堂
針對社區人口結構特點,“薪火傳校史”社會實踐隊成員創新設計了多元化服務形式。其中,“銀齡課堂”聚焦老年群體數字需求,圍繞智能手機應用開設專題培訓,課程內容涵蓋微信等通訊軟件基礎操作、支付寶等平臺線上支付流程、常見網絡詐騙識別與防范等實用知識。教學采用“理論講解+一對一實操指導”模式,配套制作中、英雙語對照的操作指南手冊,每日分上下午開設兩課時,通過反復演示與糾錯,幫助老年學員逐步掌握操作技能,有效提升其數字素養。
“童趣樂園”則針對暑期兒童看護需求,面向社區6至12歲兒童開展系列活動,包括傳統民俗講解等自然與人文科普課程以及廢舊物品改造等環保手工實踐,活動中穿插防溺水、交通安全等安全教育內容,通過情景模擬、互動問答強化兒童自我保護意識。該形式不僅豐富了兒童暑期生活,也為雙職工家庭解決了子女看護難題,實踐成員的耐心服務與精心安排獲得家長們的普遍好評。
長效
“薪火傳校史”社會實踐隊在活動末期通過紙質問卷與線上問卷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居民反饋調研,共回收有效問卷200余份。統計結果顯示,超九成參與者對實踐隊員服務的實用性與專業度給予肯定,其中老年群體對健康監測、數字技能培訓的滿意度達95%以上,家長群體對兒童托管服務的認可率超過90%。同時,有超半數的受訪者建議建立常態化服務機制,希望持續獲得類似幫扶。基于調研結果,社區決定將本次實踐的服務模式、課程內容等成果整合納入年度服務計劃,作為基層治理創新的參考案例。
經過多輪溝通,實踐隊員與社區就長效服務達成三項共建意向:每月固定1天設立“社區服務日”,按季度輪換開展家電維修、健康咨詢等專項活動;依托社區現有場地共建“青銀互助站”,由實踐隊定期派駐隊員,持續為老年群體提供數字技能進階培訓;聯合編寫標準化服務手冊,對健康監測操作流程、小家電檢修步驟等進行規范,明確注意事項及應急處理方案,為后續服務開展提供統一指引。
奎文門社區黨委負責人指出,本次實踐為基層治理注入青春動能,校社聯動模式將作為典型經驗推廣。曲阜師范大學“薪火傳校史”社會實踐隊表示,將持續推動社會實踐與社區需求深度對接,為構建和諧社區貢獻高校力量。(通訊員:李偉強)
圖為實踐隊員向居民調查情況 李偉強供圖
圖為實踐隊員與當地居民一對一宣講 李偉強供圖
圖為實踐隊員與當地居民科普知識 李偉強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