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4日上午9時30分,河南工業大學信息與工程學院“星火接力,丹心筑夢”暑假社會實踐團前往鄭州市二七紀念堂,開展以“追溯紅色歷史,傳承革命精神”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旨在通過實地探訪,加深對中國工人運動歷史的理解,凝聚青年擔當力量。

圖 一 團隊成員與紀念堂門前合影
二七紀念堂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為紀念1923年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而建,見證了中國工人階級英勇抗爭的光輝歷史。實踐團成員抵達后,在紀念堂講解員的帶領下,依次參觀了罷工歷史陳列廳、英烈事跡展、復原場景等展區。展區內的舊照片、罷工傳單、工人使用過的工具等實物,生動再現了當年京漢鐵路工人“為自由而戰,為尊嚴而爭”的壯烈場景。

圖 二 團隊成員與二七精神主題雕塑合影
在參觀過程中,講解員詳細介紹了罷工領袖林祥謙、施洋等烈士的事跡。當講到林祥謙面對敵人威脅時那句“頭可斷,血可流,工不可復!”的吶喊時,團隊成員駐足良久。實踐團成員表示:“以前在課本上學習過二七罷工的歷史,今天實地看到這些文物,聽到細節故事,才真正體會到革命先烈為信仰犧牲的勇氣,這種精神值得我們永遠銘記。”

圖 三 團隊成員在鐵路相關歷史展區合影
活動中,實踐團還組織了“星火分享會”,成員們結合所見所聞,圍繞“青年如何傳承二七精神”展開討論。大家認為,新時代青年應將革命先烈的奮斗精神轉化為學習和工作的動力,在專業領域深耕細作,以實際行動踐行“丹心筑夢”的初心。此外,團隊還在紀念堂廣場開展了“紅色故事宣講”活動,向在場游客普及二七罷工歷史,吸引許多市民參與。

圖 四 團隊成員在紅色主題展區合影
此次實踐活動通過“參觀學習+交流分享+公益宣講”的形式,讓團隊成員在沉浸式體驗中深化了對紅色歷史的認知。實踐團負責人表示,未來將持續開展紅色文化傳播活動,讓更多青年了解革命歷史,傳承“星火接力”的精神火種。
(撰稿人:“星火接力,丹心筑夢”社會實踐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