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推進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同時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北京化工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信筑門頭·家國同行”黨員實踐團前往北京市門頭溝區開展暑期社會實踐。
依托門頭溝區豐富的思政資源,實踐團組織“‘信’領青年”宣講團成員走進妙峰山民族學校,開展系列主題宣講活動,推動黨團隊一體化育人鏈條深度融合,將科技前沿認知與家國情懷培育相結合,引導青少年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情懷,提升科技自信與文化自信。
圖1 宣講團成員與妙峰山民族學校少先隊員、共青團員合影
宣講一:崇尚探索精神,講述科學家的故事
宣講團成員、預備黨員林雪以“弘揚科學家精神,爭做時代新人”為主題,為同學們帶來首場宣講。她通過錢學森放棄國外優厚待遇毅然歸國、袁隆平扎根田間幾十年如一日等生動事例,深入淺出地闡釋了科學家精神的豐富內涵。“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這句話深深打動了在場的每一位同學。
圖2 宣講團成員林雪正在進行科學家精神宣講
宣講二:傳承紅色血脈,銘記抗戰精神
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宣講團成員、預備黨員田成以“銘記歷史,砥礪前行”為題展開第二場宣講。他結合門頭溝區豐富的紅色資源,講述了平西抗日根據地的感人故事,通過歷史照片、抗戰文物等珍貴資料,讓同學們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輩的愛國情懷和犧牲精神。
圖3 宣講團成員田成“銘記歷史,砥礪前行”抗戰精神宣講
宣講三:點燃科技夢想,打開人工智能之門
宣講團成員、預備黨員李雨恩以“走進AI世界,共創智能未來”為主題,開啟了第三場宣講。她通過向妙峰山學校中小學生現場演示智能機器人、人臉識別等AI技術,讓同學們近距離感受科技的魅力。在互動體驗環節,同學們爭相操縱信息學院的特色機械狗,親身體驗科技帶來的樂趣。李雨恩同學還特別強調了科技倫理的重要性,引導同學們樹立正確的科技觀。

圖4 宣講團成員李雨恩正在進行人工智能宣講

圖5 妙峰山民族學校的同學們體驗機械狗
宣講感受:青春回應時代,感悟信仰力量
宣講結束后,妙峰山民族學校的少先隊員與共青團員們紛紛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在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前夕,我們嚴肅聆聽了化工大學田成哥哥的抗戰精神講座,我們心潮澎湃。田成哥哥生動講述著抗戰故事,先烈們面對強敵,以堅定信念、頑強毅力與犧牲精神,譜寫壯麗史詩。戰場上,他們舍生忘死,用血肉之軀筑起捍衛家國的長城。這種抗戰精神,是民族脊梁。作為新時代青少年,我們應銘記歷史,傳承抗戰精神,以先輩為楷模,勤奮進取,為祖國發展拼搏,讓先烈精神在新時代熠熠生輝,護佑祖國繁榮昌盛。”
——六年級,段進熙
“這個暑假,北京化工大學的哥哥姐姐們帶來的活動,像一把鑰匙打開了我認知的新大門。聽他們講科學家精神時,我記住了‘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堅守;聊起革命抗戰精神,那些為家國拼搏的故事讓我的心情沉重無比——原來精神的力量真能跨越時空,給人前行的勇氣。最讓我興奮的是AI智能和機器人的部分,那只火爆全網的機器狗,靈活得像真的小狗,甚至還會側翻呢!我忍不住伸手喝它握了握爪,又對科技的力量感到震撼,當時的場景仿佛還縈繞在我眼前。”
——七年級,李南希
一體協同育人,賡續家國情懷
此次宣講活動是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協同育人的創新實踐。北京化工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充分發揮信息學科專業優勢,精心設計宣講內容,將高深的理論轉化為中小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妙峰山民族學校積極搭建實踐平臺,組織師生參與互動,為活動順利開展提供有力保障。這種“大手拉小手”的實踐育人模式,既為中小學生樹立了學習榜樣,也為大學生提供了寶貴的實踐平臺,實現了雙向育人、共同成長的良好效果。
未來,未來,“‘信’領青年”宣講團將持續發揮信息學科優勢,繼續深入中小學校開展系列主題宣講活動,通過青年學子講述中國故事,以青年視角解讀時代命題,以科技之光點亮信仰火炬。走進更多中小學,走進一間間課堂、連接一顆顆心靈,講述更多動人故事,傳遞更多信仰力量,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長。同時,宣講團還將拓展宣講形式,運用新媒體技術提升宣講效果,讓思想政治教育更富時代感和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