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上午,江西財經大學井岡山VR科創團懷著崇敬之心,走進莊嚴肅穆的井岡山革命博物館,開啟了一場追尋紅色足跡、感悟革命精神的學習之旅。與此同時,科創團成員們利用VR相機記錄珍貴歷史以及AI技術體驗文物煥新瞬間,旨在通過科技手段為紅色基因的傳承注入新的活力,構建跨越時空的數字化記憶橋梁。

沉浸歷史長河,聚焦革命搖籃的發展歷程
科創團成員們首先在講解員的引導下,系統參觀了博物館的各個展廳,深入了解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艱苦卓絕的斗爭史。行程伊始,團隊快速領略了反映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初創時期形勢的展廳,包括王次淳等早期革命者的故事。隨后,團隊來到了較為核心的第二展廳——“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發展”。

在這個展廳,歷史的畫卷徐徐展開:從標志性的“朱毛會師”于龍江書院,工農革命軍力量壯大的激動時刻,到體現人民軍隊優良作風的“三項紀律六項注意”的制定與嚴格執行;從軍民一心取得黃洋界保衛戰等反圍剿戰斗的輝煌勝利,到轟轟烈烈開展土地革命,“插牌分田”實現農民翻身做主的偉大實踐,再到建設紅色政權,確立人民當家作主制度的探索。隊員們通過豐富的文物、詳實的史料和生動的場景,深刻理解了根據地如何在軍事斗爭、政權建設、土地革命和社會動員等多方面取得關鍵發展。展廳內,伍若蘭烈士在八面山浴血奮戰的英勇事跡,以及“工農武裝割據”思想在八角樓孕育的光芒,都給隊員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接著,團隊也繼續參觀了后續展廳,了解了根據地軍民如何自力更生“粉碎經濟封鎖”的艱辛,感受了紅米飯、南瓜湯所代表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回顧了紅五軍上山以及根據地軍民在極端困難時期堅持斗爭的歷史;最終,沿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道路,見證了井岡山的斗爭經驗如何引領全國的革命運動,推動中央革命根據地建立并最終走向全國勝利的壯闊歷程。
VR科技賦能,打造紅色基因傳承新范式
在充分學習歷史、理解陳列內容的基礎上,科創團的核心任務——運用VR技術創新紅色文化傳承方式——全面展開。團隊成員熟練操作VR相機,對重點文物和場景進行全方位、沉浸式的圖片采集。在“朱毛會師”展區,龍江書院的建筑細節、歷史圖片和文字說明被進行細致拍攝,為后續構建逼真的虛擬場景打下基礎。面對黃洋界保衛戰復雜的戰事介紹和珍貴的“插牌分田”歷史文件,VR設備細致捕捉其歲月痕跡,旨在未來還原出可交互、可探索的立體歷史現場。對于已損壞的歷史文物,團隊更發揮專業優勢,應用AI輔助文物修復系統,對其進行智能識別、分析和虛擬修復,力求在數字空間中最大程度地還原其原始風貌,讓這些承載著革命精神的原件“煥發新生”。

此次江西財經大學井岡山VR科創團井岡山革命博物館調研之旅,不僅是一次對革命歷史的深情回望,更是一場科技與紅色文化深度融合的創新實踐。通過沉浸式的學習,成員們深刻領悟了井岡山精神的內涵與價值;借助VR與AI等前沿科技,他們為紅色基因的傳承開辟了新路徑,讓歷史記憶在數字世界中得以永續保存與鮮活再現。(文/韓牧希盧嫣圖/蔣正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