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大學學子赴無錫白塔村探尋農村電商長效發展新路徑

實踐背景:聚焦電商痛點,探尋助農良方
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推動農村電商高質量發展,將其定位為鄉村振興的關鍵引擎。然而,農產品同質化嚴重、物流“最后一公里”梗阻、農戶數字技能不足等問題仍制約發展。如何突破“救濟式扶貧”困境,構建可持續長效機制?點穗成金實踐團奔赴“全國文明村”無錫宜興西渚鎮白塔村,以“自找苦吃”的初心深入田間地頭,探尋屏幕背后的鄉村振興密碼。
初識白塔:扎根產業土壤,解碼發展脈絡
通過系統調研,實踐團梳理了白塔村由四大產業、五大園區、七大展館、八大高效農業構成的多元發展格局。從高效農業到文旅融合,白塔村以“一村一品”筑牢產業根基。在駐村選調生的引導下,團隊實地考察南天竹種植基地、甲有生態園等示范園區,參訪于伶紀念館與黨建展廳,深刻領悟白塔村深厚的文化底蘊。
對話領路人:問道振興先鋒,擘畫鄉村藍圖
在與全國人大代表、村黨總支書記歐陽華的深度對話中,實踐團了解到村委會在統籌電商發展方面的關鍵舉措,有效利用抖音等平臺連接農戶與廣闊市場。訪談尾聲,歐陽華書記向實踐團成員贈予寄語信封,并深情勉勵青年“入社會,下基層,做實事”,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實戰現場:沉浸直播一線,體悟創新活力
實踐團成員采訪了“白塔味道”直播團隊經理,系統了解直播團隊的日常運行機制以及增強觀眾互動的創新方案。隨后,實踐團走進直播間,親身參與直播流程,在鏡頭前推廣白塔特色產品,切身體會新媒體賦能農產品銷售的活力。
實踐成果:凝練發展啟示,涌動田野春潮
本次調研讓團隊成員深刻認識到,數字技術正成為鄉村振興征程中一股不可或缺的蓬勃力量。無數新農人借助電商平臺,讓優質農產品跨越千山萬水,走進千家萬戶,生動詮釋著科技賦能鄉村振興的無限可能。未來,實踐團將持續關注助農電商發展動態,激勵更多有志青年投身鄉村建設,在廣袤大地上奮力書寫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青春華章。
(供圖:闞子路;通訊員:黃詩穎 巫凡昕)
社會實踐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