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大學子深耕紅色場館 煥發紅色資源育人新彩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進一步激活紅色資源的育人效能,近日,嘉興大學平湖師范學院、教育學院紅脈鑄魂思政一體化探行暑期社會實踐團,以紅船精神為引領,組織成員走進浙江革命烈士紀念館、溫州平陽烈士紀念館等紅色基地,開展學習活動。團隊針對紅色教育中青少年體驗形式單一、互動性不強等問題,通過沉浸式參觀、場景化體驗等方式,為紅色資源與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融合提供了新路徑。
聚焦資源潛能:紅色育人價值待激活
浙江革命烈士紀念館與溫州平陽烈士紀念館作為省內重要紅色教育基地,館藏資源各具特色與優勢。前者以百年革命文物與烈士事跡為脈絡,完整呈現浙江人民的奮斗史詩;后者聚焦浙南革命歷史,借紀念碑群、手書真跡等獨特載體,彰顯地域紅色文化的鮮明特質。然而,調研發現,兩地在面向青少年開展教育時,多以靜態展覽和單向講解為主,缺乏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互動設計,紅色資源中蘊含的精神力量未能充分傳遞,學生對革命歷史的代入感和感悟程度有待提升。
深耕場館研學:多維挖掘紅色教育意涵
浙江革命烈士紀念館內陳列著帶彈孔的遺物、泛黃的家書、歷經戰火洗禮的衣物與槍械殘件,凝結著革命先輩的溫情絮語及“舍小家為國家”的鏗鏘誓言,構成了令人震撼的歷史注腳。館內系統呈現了350多位烈士的斗爭史跡、1000余張歷史照片、400多件革命文物,拼湊出浙江兒女在革命洪流中的群像。通過史料記載與實物佐證,那些鮮為人知的姓名在成員心中愈發清晰,讓歷史在當代青年的親身見證下變得可觸可感。
溫州平陽烈士紀念館外,三座紀念碑巍然矗立,“新四軍烈士永垂不朽”“抗美援朝烈士永垂不朽”的碑文精神與毛澤東同志題寫的“無上光榮”交相輝映。館內串聯起根據地創建、游擊戰爭、支援前線等重要歷史節點的革命實物,讓成員們對“為人民而死,雖死猶榮”的革命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認知,地域紅色記憶在具象化呈現中愈發鮮活。通過沉浸式體驗歷史場景、演繹歷史情景劇,團隊深刻領會到革命先輩的堅定意志和舍生忘死的奉獻精神,全面了解浙南兒女為民族解放事業拼搏奮斗的英勇歷程。
參觀結束后,成員們圍繞“紅色精神走進內心”展開熱烈討論,結合自身專業與生活實際,暢談對紅船精神、奉獻精神的理解,在思想碰撞中深化 “初心使命”與“時代責任”認知。
彰顯實踐成效:創新路徑助力思政育人
此次實地學習,讓團隊成員在直觀體驗與互動參與中深化了對革命歷史的認知,厚植了家國情懷。團隊成員意識到,家鄉豐富的紅色場館為大中小學思政教育提供了鮮活素材,而將靜態展覽轉化為動態體驗、將歷史敘事轉化為情感共鳴,是激活紅色育人效能的關鍵。
未來,團隊將以此次研學為基礎,持續探索“紅色故事情景劇”“文物背后的青春敘事”等互動形式,讓青少年在角色扮演、故事創作中與革命先輩產生精神共鳴,推動紅色資源真正走進青少年心靈,讓紅色基因在代際傳承中煥發時代光彩。
社會實踐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