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安徽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蕪彩星光,童創未來”教育幫扶團隊在蕪湖市弋江區澛港街道中央城社區開展的支教活動落下帷幕。自7月16日啟動以來,團隊以“特色思政課+五育融合”為核心脈絡,通過思政宣講、手工實踐、互動體驗等多元形式,為社區兒童編織了一段寓教于樂、知行交融的時光。
啟幕溫情:暖意融融初相識
7月16日,開班儀式在中央城社區溫情啟幕。志愿者們以“小吳老師”“小黃老師”等親切稱謂自我介紹,瞬間消融初次見面的距離,F場笑語盈盈,互動頻頻。團隊為每個孩子精心制作專屬姓名牌,一枚枚小小的名牌,開啟七日的暖心陪伴之旅。
圖為隊長吳曉嫻進行自我介紹。彭靜 供圖
逐夢星辰:水火箭里的飛天夢
“火箭為何能掙脫大地束縛?”團隊成員韓子瑩在“探秘‘天宮’,逐夢星辰”主題課上,借神舟模型與航天故事點燃好奇。隨后的“啟航星程”實踐環節,志愿者黃麗引導孩子們將尋常礦泉水瓶化作神奇水火箭。“加壓——發射!”親手制作的“飛船”騰空而起,孩子們歡呼雀躍。“我要當偉大的航天員!”稚嫩的宣言里,科技強國的種子悄然破土。
紙上乾坤:剪刀舞動的文化根脈
紅紙翻飛,剪影流光。“指尖上的中國美”剪紙課上,宣講員韓子瑩借“蝴蝶翅膀”的對稱之美,揭開非遺面紗。當對折的紅紙舒展成靈動的窗花,驚嘆的“哇”聲此起彼伏。
“紙剪至美”環節,活動組成員周焱悉心傳授不同對稱紋樣的剪刻訣竅,教室里只聞紙屑簌簌。孩子們高舉作品,滿眼自豪。紀錄片里剪紙藝人的巧奪天工,更添敬意。“剪紙真厲害!我要學更多!”童言稚語中,文化自信在指尖默然滋育。
圖為隊員黃麗指導小朋友剪紙。鄭玉玲 供圖
清朗網絡:童謠與情景里的防護盾
面對兒童網絡安全隱憂,“反詐小衛士訓練營”應需而生。團隊自編朗朗上口的《防騙拍手歌》,將“陌生鏈接不輕點”“密碼隱私緊守護”等要訣融入韻律。情景模擬中,志愿者們化身“網絡陷阱”,孩子們現場拆招,抽象知識化為具身體驗。觀摩的社區民警也評價道:“這種沉浸互動,遠勝空洞說教。”
圖為隊員韓子瑩講授反詐知識并引導學生思考。鄭玉玲 供圖
綠意新生:垃圾投壺中的生態課
四色分類桶前,“垃圾投壺”趣味挑戰正酣;接力賽中,卡片飛速傳遞,合作精準歸類,最快小組僅38秒便告捷。“垃圾分類小衛士”證書成為炙手榮譽。團隊隊長欣慰道:“小手牽大手,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綠色理念方能扎根。”
圖為社區小朋友積極舉手回答問題。彭靜 供圖
身心共育:動與靜間的成長滋養
“運動小健將”主題活動里,宣講員儲誠杰講述蘇炳添、姚明等健兒的拼搏故事,激蕩起運動熱情。“數字抱團”游戲中,音樂驟停,孩子們如離弦之箭迅疾結隊,于競技中體悟協作真諦。
心靈驛站別開生面;顒咏M成員曹晶瑩引領孩子們制作“情緒魔法瓶”,彩砂隨心情故事緩緩流淌。“紅色是生氣時深呼吸,藍色是難過時找老師傾訴……”于手作間,情緒管理的智慧悄然沉淀。
一動一靜,相得益彰,既強健筋骨,亦潤澤心靈,為暑期教育注入溫度與深度。
圖為社區小朋友們一起展示自己的情緒畫作。彭靜 供圖
短短七日,“蕪彩星光”團隊以思政鑄魂,五育為翼,在童心中播撒下科學的火種、文化的根芽與責任的嫩苗。這不止于一次幫扶,更是一場青春與童心的溫暖邂逅——當知識化為成長的養分,陪伴凝成前行的力量,這份盛夏的饋贈,終將化作照亮未來的星輝,讓“立德樹人”的初心在躬行中熠熠生輝。
(作者:彭靜、鄭玉玲)
圖為團隊隊員們的合照。鄭玉玲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