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大學學子以紅船精神理論宣講助推思政教育一體化建設
為推動紅色基因代代傳承,深化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建設,進一步增強青少年的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嘉興大學平湖師范學院、教育學院紅脈鑄魂思政一體化探行暑期社會實踐團,立足思政教育協同育人理念,深入各地社區和中小學開展紅船精神理論宣講。團隊以生動的紅色故事和“紅船精神”的深刻內涵為載體,面向青年一代播撒紅色火種,激發青少年的家國情懷,讓紅色文化成為串聯思政教育一體化的重要紐帶,在基層教育中落地生根。
紅色理論進基層,筑牢思政教育一體化精神根基紅色宣講從1921年那一艘小船展開,團隊宣講員系統闡釋紅船精神的深刻內涵——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這一闡釋緊密貼合大中小學思政教育的核心目標,對應高校思政課中“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教學模塊。理論闡述緊密聯系重大歷史節點,從嘉興南湖煙雨樓前改變中國命運的紅船啟航,到南昌城頭武裝反抗的第一槍。以鮮活史實為紐帶,深刻揭示紅船精神的當代價值,闡明其深植于為民族謀復興、為人民謀幸福的崇高理想之中的必然邏輯。今天,我們傳承弘揚紅船精神,不只是重溫南湖啟航的星火,更是在新時代續寫“首創+奮斗+奉獻”的嶄新篇章。宣講以一段視頻結尾,為思政教育一體化提供了具象化的精神坐標,引發全場強烈共鳴,強化了協同育人的情感與價值聯結。
為深化理解,宣講特設研討環節。青年們踴躍發言,圍繞“新時代踐行紅船精神”主題展開深入交流。“立足紅船精神當代交匯點,我們青年一代當勇做時代洪流中的中堅力量!”一名青年的發言擲地有聲,贏得熱烈反響。
手語傳情繪初心,創新思政教育一體化表達形式手語宣講是團隊推動“紅色理論進基層”、探索思政教育一體化的創新嘗試,也是此次宣講的一大亮點。前期,宣講團隊專門研習紅船精神相關手語表達,通過反復練習確保動作精準流暢,F場沒有激昂的語調,卻有別樣的感染力。宣講員的雙手在胸前劃出溫暖的弧度,指尖翻飛間,“初心”“使命”“奮斗”等關鍵詞隨著生動的手語動作,化作躍動的紅色符號,深深印在在場群眾的心中。當講到紅船精神時,宣講員先平伸雙手如揚起的船帆,隨即五指并攏向前輕推,似承載初心破浪前行,最后雙手交疊按在胸口,這組細膩動作,將“敢為人先、忠誠為民”的信念直抵人心,令在場群眾眼含熱淚。
手語宣講打破了語言壁壘,通過“視覺化表達+情感化傳遞”的方式,讓紅色理論可觸可感,實現“飛入尋常百姓家”的育人效果。它也成為串聯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的重要紐帶,為高校思政教育在形式創新、載體拓展上提供了極具價值的實踐樣本。
紅船精神入人心,凝聚思政教育一體化育人合力紅色宣講既是一次跨越時空的精神對話,也是一場面向未來的信念播種。宣講巧妙融匯紅船劈波斬浪的初心密碼,在青年與基層群眾心中刻下深刻的精神坐標。紅船承載的精神譜系,正通過這種思政育人方式,澎湃于青年血脈之中,融入街巷鄰里的日常。其生生不息的傳承,不僅讓紅色文化成為思政教育一體化的鮮活教材,更在基層土壤中扎下新根,滋養出守護紅色江山、開創時代偉業的磅礴力量,推動紅色基因在新時代思政教育的協同育人中煥發蓬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