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社區居民的品牌消費認知水平,探究消費者對品牌溢價的認知與接受度,2025年8月10日至11日,山東大學經濟學院“煙火溢價解密團”在濟南市歷城區花園南區社區成功舉辦一場別開生面的科普宣講,并奔赴濟南市多個核心商圈開展街頭采訪活動。
【社區課堂 智慧消費】科普宣講點亮居民認知
8月10日上午,煙火溢價解密團走進濟南市歷城區花園南區社區居委會,為社區兒童及老年人帶來了一場主題為“揭秘品牌溢價”的科普宣講。宣講活動通過生動有趣的PPT展示,從一件白T恤的不同品牌價格差異引入,深入淺出地講解了品牌溢價的含義、形成機制及其對消費者、企業和社會的雙面影響。
宣講中,團隊成員以空調、帆布鞋等常見商品為例,詳細對比了品牌商品與普通商品的價格差異,引導居民理解品牌溢價的本質。同時,團隊還分享了破解溢價陷阱的實用方法,如需求匹配法、成本拆解法和渠道比價工具等,幫助居民在日常消費中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社區居民對此次宣講反響熱烈,許多老年人表示,通過宣講,他們對品牌溢價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今后在購物時會更加理性。兒童們也積極參與互動,通過案例分析,學會了如何辨別商品的真正價值。
【街頭對話 洞察心聲】深入商圈聆聽消費選擇
宣講結束后,團隊于當日下午前往聚隆廣場,以印象城為主要調研地點,開啟街頭采訪之旅。8月11日上午,團隊又先后前往濟南恒隆廣場、世貿廣場繼續采訪,下午則奔赴濟南萬象城,繼續圍繞“品牌溢價”主題展開調研。采訪中,團隊圍繞“品牌溢價”這一主題,向過往市民提出了關于購買泡泡瑪特等價格較高商品的問題,包括購買動機、對價格的感受以及對溢價原因的看法等。
采訪過程中,團隊發現,消費者對于品牌溢價的認知存在較大差異。一些消費者表示,他們愿意為品牌支付更高的價格,是因為品牌所代表的品質和文化內涵,以及購買過程中的獨特體驗。例如,一位泡泡瑪特的忠實粉絲表示,他購買泡泡瑪特不僅僅是因為其外觀設計,更因為其背后所蘊含的潮流文化和收藏價值。而另一些消費者則認為,品牌溢價過高,性價比低,因此更傾向于選擇性價比高的商品。
【知行合一 理性消費】社會實踐助力市場健康
此次“煙火溢價解密團”的社會實踐,不僅為社區居民有效普及了品牌溢價的相關知識,還通過街頭采訪深入了解了消費者的真實想法和需求。團隊成員表示,通過這兩天的活動,他們深刻認識到品牌溢價在消費市場中的復雜性,以及消費者在面對品牌溢價時的多樣性。
團隊希望通過此次科普宣講與調研活動,引導消費者樹立更加理性的消費觀念,避免盲目追求品牌而忽視商品的實際價值。同時,團隊也呼吁企業在追求品牌價值提升的過程中,更加注重產品質量和消費者體驗,以實現品牌與消費者的雙贏。
此次社會實踐是山東大學經濟學院“煙火溢價解密團”積極探索社會服務與學術研究相結合的一次有益嘗試,展現了山東大學學子的社會責任感和專業素養。團隊將繼續關注消費市場動態,為推動理性消費、促進市場健康發展貢獻山大人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