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學子探訪宜昌手鞠非遺體驗千年技藝之美
七月,湖北汽車工業學院“拾遺楚韻·啟為創新”非遺調研團隊懷揣對傳統文化的熱忱,走進湖北宜昌“掬水在”工作室,開啟了一場關于手鞠文化的深度探索之旅。本次活動以“深挖荊楚文化,筑牢文化根基”為目標,旨在通過近距離觀察與親手實踐,讓青年學子感受傳統手工藝的獨特魅力。

在工作室光影流轉的空間里,非遺講師屈敏正專注于指尖的絲線創作。只見她巧手翻飛,幾番纏繞間,一個標準的圓球便已初具雛形,展現出精湛的技藝功底。隨后,屈敏向團隊詳細展示了手鞠制作的關鍵步驟——繡紋樣,并講解道:“曲面繡花不僅要精準拿捏圖案的對稱性,更需要在腦中對球面進行巧妙的意識分割,這樣才能繡出比例協調、賞心悅目的作品。”燈光下,工作臺上陳列的手鞠作品更顯精致典雅,讓在場學子贊嘆不已。

看到隊員們眼中流露出的向往之情,屈敏笑著邀請大家親身嘗試:“實踐出真知嘛。”她從手鞠制作最基礎也最重要的內芯制作環節開始教學,指尖靈活操作,很快便將絲線纏成圓潤的球體。然而,這一看似簡單的步驟到了隊員們手中,卻變得頗具挑戰——絲線總不聽使喚,想要纏出標準球體并非易事。面對大家的困惑,屈敏耐心指導,手把手幫助調整力度與角度。在她的悉心引導下,團隊成員們最終都完成了自己初具雛形的手鞠作品,雖略顯生澀,卻凝聚著滿滿的心意與努力。
此次實踐體驗,讓學子們在親手操作中初步觸摸到了手鞠技藝的精髓,也為后續深入了解這門千年非遺打下了生動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