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陜西團省委關于“百萬學子延安行“的實踐號召,陜西科技大學鎬京學院醫藥工程學院“紅途逐夢旅,青衿踐初心”實踐隊于7月7日前往延安開展了為期20天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這次活動不僅僅是對延安精神的詮釋,更是將延安精神書寫在實踐路上,通過重溫革命歷史、關愛革命前輩、參與鄉村建設等活動,為延安鄉村振興注入青春力量。
一、重訪八一敬老院,重溫崢嶸歲月 大雨傾盆,但阻擋不了團隊前進的步伐,團隊成員前往延安市八一敬老院參觀慰問。在敬老院,團隊成員為老兵爺爺們送上牛奶和西瓜,陪他們聊天,聽他們講述過去的崢嶸歲月。其中,與曾在西藏解放中擔任通信兵的寇爺爺交流,讓大家受益匪淺。寇爺爺雖已年邁,但精神矍鑠,他講述著在艱苦環境下傳遞情報的驚險經歷,激勵團隊成員要好好學習,報效祖國。大家圍坐在一起,與老兵爺爺們一起唱歌,歌聲和歡笑聲回蕩在敬老院,溫暖著每一個人的心。
二、再探革命舊址,深悟延安魂 團隊前往王家坪革命舊址。這里曾是八路軍總司令部所在地,隊員們在軍委禮堂前駐足,聆聽講解員講述彭德懷等將領指揮作戰的事跡,感受革命先輩在戰火中運籌帷幄的智慧。第二天,大家又來到棗園舊址的“幸福渠”旁,了解這條由軍民共同修建的水渠如何解決當地群眾的灌溉難題,深刻體會“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延安精神。
三、富縣田間地頭,志愿服務促振興 團隊深入富縣北道鄉的蘋果園和農田。正值蘋果套袋的關鍵時期,隊員們跟著果農學習套袋技巧,頂著烈日完成了眾多果園的套袋工作。在與果農李大叔交流時,大家得知當地蘋果雖口感好,但品牌影響力不足。隊員們結合專業知識,提出了“打造綠色有機品牌+短視頻宣傳”的方案,還幫農戶拍攝了果園日常視頻,發布到網絡平臺。此外,團隊還聯系學院的農業專家,為村民舉辦了一場果樹修剪技術講座,現場解答了10余類種植難題。
此次實踐讓隊員們再次感受到延安這片土地的紅色底蘊與發展活力。大家表示,將把延安精神融入學習生活,用實際行動為鄉村振興添磚加瓦,讓青春在傳承紅色基因、服務人民的實踐中綻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