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2日,湖北汽車工業學院“拾遺楚韻.啟為創新”團隊來到了湖南鳳凰古城的扎染非遺工作室,與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劉新建進行了對扎染的一些采訪。鳳凰扎染早期防染工藝簡便,僅需針、線即可。我國絲織品產生早,印染工藝發達,為扎染發展提供了條件。經過數百年演變,防染手段從簡單到多樣,染色從單色變為復色浸染。下圖為劉新建老師為我們講解歷史淵源。

扎染的結扎方法有“先折后扎”和“針縫”兩種。“先折后扎”可整幅或局部折疊捆扎,也可無規律擠捏后捆扎;“針縫”則用針線按圖案輪廓走線,有時正扎反染,主要用于表現細膩花紋。用料則主要采用土靛藍等,由板藍根等植物原料發酵制成,天然環保,色彩沉穩古樸。
扎染可以通過“針縫”工藝中密封處產生灰色調,使作品有黑白灰三個色彩層次,擴大了表現空間。

扎染的制作流程主要為上布、針扎、捆扎、發缸、浸泡、浸染、晾干、拆線、清洗、固色、曬干、整理一系列流程。常采用蝴蝶、龍鳳、牡丹、鴛鴦等圖案,表達福壽雙全、平安喜樂等美好寓意,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
望著我們周圍這一圈各式各樣的扎染布料,仿佛將鳳凰古城的煙雨仿佛都暈染在了棉布上。那些藍白交替間,有非遺的靈氣。望著這方染布,藍白交錯間,不僅是手作的成果,更是一段與時光溫柔相擁的記憶,讓古城的藍永遠留在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