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2日,湖北汽車工業學院的拾遺楚韻.啟為創新團隊來到了位于湖南湘西的鳳凰古城,并拜訪了位于古城里一家名為“蠟魂”的工作室,并請到了蠟染的非遺傳承人曾昭龍老師,由他帶領我們開啟了一段奇妙的旅途。


老師帶著我們切身進行了一次蠟染的制作,只見他在我們調試設備之際進行了一系列準備工作,當我們將相機對準他時已做好準備。老師將一塊平整潔凈的布料平鋪在他工作臺上,老師說這些布料需要經過清洗、晾曬去除雜質才能夠使用。隨即開始熔蠟,將蜂蠟與白蠟按比例混合,放在陶罐中用炭火低溫加熱融化,維持一定溫度。而后手持蠟筆,蘸取熔蠟在布料上勾勒圖案。最后反復浸染,脫蠟顯花。

當藍白分明的圖案在棉布上綻放,仿佛水中的浪花定格成了永恒的花紋。從蠟刀在布面游走的專注,到染缸里一次次沉淀的靛藍,再到拆線時屏息的期待,每一步都是老師與這項古老技藝的心靈對話。那些紋路里,藏著一代代傳承人凝結的心血,更凝結著先民對自然的敬畏與向往。看著這塊染布,藍底白花,竟隱隱傳出可見的溫度,這一段與非遺共振的時光,讓湘西的藍永遠留在心間,成為可以觸摸的文化記憶。正如門前所刻兩字“蠟魂”造就著一代代獨立的蠟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