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0日,湖北大學曼城聯合學院“曼步非遺,楚脈新章”社會實踐團隊走進武漢大禹文化博物館,開展以“傳承大禹精神,賦能文化創新”為主題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實地調研,團隊成員深入挖掘大禹治水文化的時代價值,為文化遺產的活化傳承注入青春力量。
溯源治水史詩,沉浸式感受千年文化積淀武漢大禹文化博物館坐落于長江與漢水交匯處,是國內首個以大禹文化為主題的專題博物館。團隊成員在館內講解員的引導下,系統參觀了大禹治水主題展廳、晴川閣古建群及大禹神話園。通過沙盤模型、歷史文獻、青銅雕塑等展品,團隊直觀了解到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偉大精神和其治水智慧對后世水利工程的深遠影響。團隊成員感慨:“作為長江邊長大的孩子,這些展覽讓我對中華民族不畏艱險、團結奮進的精神感動萬分。”
調研與對話,解碼文化傳承的當代挑戰實踐期間,團隊通過問卷調查、深度訪談等方式,對博物館游客、周邊居民及文旅從業者展開調研。數據顯示,大多數人認為大禹文化“具有重要教育意義”,但僅只有很小一部分人了解其國家級非遺身份。針對這一現象,實踐團隊計劃通過網絡宣傳、“非遺進校園”“非遺進社區”等活動,讓大家深入了解這一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青春誓言,讓千年治水精神煥發新生此次社會實踐活動不僅讓團隊成員深化了對中華治水文化的理解,更激發了他們以專業所長服務社會的責任感。據悉,實踐團隊未來將利用工科學科優勢,圍繞大禹文化數字化保護持續開展研究,助力千年治水精神在新時代綻放光彩。“我希望大禹治水的非遺文化能夠被更多的人看見!”團隊成員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