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增強社區居民食品安全意識、普及法律維權知識,青鸞實踐團赴江西南昌龍沙社區展開“舌尖筑防、知法維權”實地宣傳。
一、調研背景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為增強社區居民食品安全意識,普及法律維權知識,8月5日,山東大學青鸞實踐團走進江西南昌龍沙社區,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舌尖筑防、知法維權”主題宣傳活動,通過趣味互動、案例講解、分發宣傳冊等形式,為居民送上實用的食品安全“法治大餐”。
二、調研內容
1.活動伊始 活動伊始,團隊成員走進龍沙社區為居民發放倡議書和宣傳單,拉起活動橫幅吸引注意,并前往轄區廣場、街道開展宣傳,為居民講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意義。成員們向居民群眾宣傳科普食品安全法概念和日常食物處理方法,連帶小朋友也聽的津津有味,同時也科普一些如防腐劑成分的知識,使得居民群眾對于食品添加劑這一個板塊有更深的了解,更推薦了食品配料表查明是否健康的小程序,引導每個居民、每個家庭對加工食品的健康更加了解與關心,從而都成為舌尖安全的捍衛者。
2.活動重點 團隊成員在宣講過程中著重采訪并詢問了居民對于實踐團《食品安全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的了解程度。調查發現,人們對于其具有一定模糊的概念,但對它具體涵蓋落實的保護人民食品安全方面,以及如何利用它在食品方面維權則不太了解。為此,成員向人們講解并演示了如何利用相關渠道進行食品安全維權,如小票的保存證明就尤為重要,并協助居民注冊“12315”平臺,演示線上維權操作等。此外,圖文并茂的“避坑指南”宣傳冊也深受老年居民喜愛,從而進一步提高了人們對于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意識。
3.調研初探 涉及日常食品處理方法這一內容,許多老年人顯得游刃有余,而青年群體則對比之下顯得較為生疏,但依然抱有了極大的興趣,并表示自己在以后日常生活中食品處理上會更加注意,體現此次活動有效提高了居民的舌尖意識。
三、調研感悟
本次宣講活動因地制宜,緊貼居民生活實際,從貼近民心的視角對“舌尖筑防、知法維權”等問題進行了詳細講解和回答,實現了知識的有效傳遞與互動。“這次活動不僅傳遞了知識,更讓我們感受到基層普法的必要性。”團隊成員表示。
為此,展望未來,青鸞實踐團將整理調研數據,形成報告反饋至相關部門,助力社區食品安全治理。團隊將持續開展“舌尖筑防、知法維權”社區宣講活動,培養社區居民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意識。
文字|俞延舟
文字編輯|鄒婷婷 牟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