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網報,大學生社會實踐新聞投稿平臺

常州工學院:從"看展人"到"傳播者" 解鎖文化傳承新路徑

    2025-08-12    閱讀:
    來源:季國慶

7月3日,常州工學院23級7名學生組成的"探尋地方歷史,賦能文化傳播"實踐小組走進常州博物館,開展了一場為期數日的主題實踐活動。與傳統參觀不同,此次活動以"館藏觀察—文化調研—科普轉化"為清晰邏輯主線,聚焦地方非遺與近代民生文化,旨在探索青年群體參與地方文化傳承傳播的有效路徑。目前,小組已形成包含觀察記錄、調研圖表、修訂版科普手冊的綜合實踐手賬,相關成果擬在校內展出,同時計劃向常州博物館志愿部門提交科普手冊,供青少年參觀輔助素材參考。

錨定問題導向 精細構建實踐框架

活動籌備階段,小組便確立"問題前置"的核心思路。成員們提前通過常州博物館官網、館藏資料匯編等渠道梳理展品信息,發現館內藏品涵蓋從史前文明到近現代的多個時期,涉及工藝、民俗、工業等多元文化類型——若漫無目的地開展后續工作,極易導致調研與科普內容泛化、缺乏聚焦。

為此,小組連續三天利用課余時間召開線上討論會,最終明確展品篩選"雙聚焦"標準:一是優先選取與常州梳篦、留青竹刻等地方非遺項目直接相關的展品,二是重點關注老式紡織機、民國日用器具等與近代民生關聯緊密的實物。同時,針對前期預判的"青少年地方文化認知渠道單一"問題,小組設計了包含20項問題的調研問卷,涵蓋非遺認知程度、文化信息獲取途徑、偏好的科普形式等維度,并同步梳理出"展品—文化內涵—科普切入點"對應清單,比如將"梳篦展品"對應"常州梳篦'宮梳名篦'的歷史地位",再關聯"青少年可理解的'古代梳妝禮儀'科普角度",為后續實踐筑牢基礎。

直面信息偏差 深化素材采集細節

進入博物館展廳實地觀察時,小組發現部分展品說明牌存在信息簡化問題,成為認知阻礙:"留青竹刻"展區僅以"清代工藝"簡要標注,未提及竹材需選"三至五年生毛竹"的選材標準,也未說明"留青薄厚決定圖案層次感與保存時長"的技法演變邏輯;近代工業展區陳列的"常州紡織機"實物,說明牌僅標注生產年代,未關聯其與"常州紡織業近代興起"的地方產業發展脈絡。

圖為成員在欣賞古陶器。李君陽 供圖

圖為成員瀏覽紀念照。郭季煒 供圖

針對這一情況,成員們當即分工:部分同學主動向現場講解員補充提問,用手機錄制了12段關鍵內容,包括"梳篦制作需經選料、制坯、雕刻等七道核心工序"的細節解讀,以及竹刻藝人"如何根據竹材紋理調整刻刀角度"的實操經驗;另一部分同學則調整記錄維度,專門增設"展品信息缺口"專項筆記,詳細標注"需后續查閱《常州工藝志》補充留青竹刻流派演變""核實近代紡織機與本地工廠關聯"等8處待完善內容,確保素材采集的完整性。這一過程也讓小組深刻意識到:博物館展品的"靜態呈現"與公眾"深度認知"間存在銜接空間,需通過二次加工實現信息轉化。

破解樣本局限 精準定位認知痛點

啟動的文化認知調研時,也遭遇了現實難題。小組兵分兩路,分別赴社區、周邊中學發放問卷,起初青少年群體問卷回收率不足60%——不少學生看到"留青竹刻""梳篦工藝"等選項時直言"沒聽過",直接拒絕填寫;老年群體雖配合度高,愿意分享對老手藝的回憶,但多以"以前街上有梳篦鋪子,師傅刻東西很細致"這類口頭描述為主,難以準確說清工藝細節。

小組隨即現場調整策略:對青少年采用"展品圖片引導法",掏出在博物館拍攝的梳篦紋樣特寫、竹刻成品實物圖,先以"這些圖案像不像你們玩的手工貼紙?"引發興趣,再引導填寫問卷,使回收率提升至85%;對老年群體則同步開啟手機錄音功能,將"梳篦要泡在水里才能不變形"等口頭回憶完整記錄,后續專門花兩晚時間轉錄文字、梳理關鍵信息。

小組回收有效問卷186份、整理訪談記錄32份。數據統計顯示:青少年對常州本地非遺的認知率僅28%,其中能準確說出"梳篦制作工序"的不足5%;而青少年獲取地方文化信息的渠道中,"學;顒"占比不足15%,"短視頻平臺碎片化內容"占比超60%——這一結果既印證了前期判斷,也讓小組明確:科普轉化需緊扣"降低認知門檻",優先采用可視化、生活化形式呈現內容。

平衡專業通俗 落地實用實踐成果

基于調研數據與素材缺口,小組在科普轉化階段重點破解"內容適配性"問題。最初設計的科普手冊因沿用"梳篦'雕鏤'技法""竹刻'鏟底'工序"等工藝術語,在校園小范圍試讀時被幾名初中生反饋"太晦澀,看不懂"。

成員們隨即推倒重來,重新梳理內容呈現方式:將"梳篦七道工序"轉化為四格漫畫流程圖,用"選木頭像挑蘋果——要選沒蟲眼的"類比原料篩選,用"刻花紋像玩橡皮章——先描線再下刀"解釋雕刻環節;用"竹青層就像書的封面,只留最薄一層刻圖案,下面的竹白當底色"類比留青竹刻技法;還專門新增"非遺與生活"板塊,加入"古代梳篦除了梳頭,還能用來清理發屑、甚至作為裝飾插在發髻上"等實用知識點,拉近與青少年的距離。

同時,小組結合調研形成的《常州地方文化認知現狀分析報告》,提出"博物館—學校聯動"建議:如由博物館定期選派講解員進校園開展"展品故事課",同時邀請學生實踐小組擔任輔助講解角色,結合自己整理的細節素材,在展廳為同齡人補充展品背后的文化故事,彌補現有說明牌信息不足的問題。

目前,實踐小組已完成綜合實踐手賬的最終修訂,其中收錄的調研數據圖表、科普手冊修訂前后對比樣本等內容,計劃下周起在校內圖書館展廳展出;修訂版科普手冊也已打印成冊,待與常州博物館志愿部門溝通后,作為青少年參觀輔助素材供參考使用。 
 

圖為實踐小組成員合照。馮籽焜 供圖

此次實踐中,7名學子通過"發現問題—調整策略—轉化成果"的完整行動鏈條,完成了從"文化感知者"到"文化傳播者"的角色轉變。其形成的調研數據為地方文化傳播提供了具體的受眾認知參考,優化后的科普手冊則具備較強的實操應用價值;而青年學子主動參與文脈傳承的基層實踐,也為非遺文化的當代傳播探索了可復制的學生參與路徑。(通訊員 季國慶)

    掃一掃 分享悅讀
社會實踐推薦
  • 以法護航,舌尖安全暖鑫海
  • 為強化社區居民食品安全法律意識與自我保護能力,近日,山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青鸞”赴黑龍江實踐團走進卜奎街道鑫海社區,以“普及食
  • 08-12
大學生網報©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2010258號-8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自产在线视频一区| 欧美精品无需播放器在线观看 |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91| 窝窝午夜看片国产精品人体宴| 性做久久久久久久| 又粗又大又猛又爽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胸奶好大好紧好湿好爽| 成年网站免费观看| 厨房切底征服岳| 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国产| 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好大好湿好硬顶到了好爽视频| 免费午夜爽爽爽WWW视频十八禁| www深夜视频在线观看高清| 粗大的内捧猛烈进出视频一| 女人18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亚洲综合久久精品无码色欲| 91精品国产自产91精品 | 免费福利在线观看| chinese乱子伦xxxx国语对白 | 日本在线观看成人小视频| 国产做床爱无遮挡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蜜芽| 老妇激情毛片免费| 小草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综合欧美色五月俺也去| 2018天天干天天射| 最近中文国语字幕在线播放| 国产在线98福利播放视频免费 | 全黄大全大色全免费大片| www.a级片| 欧美日韩综合在线视频免费看| 国产真实老熟女无套内射| 久久国产精品99国产精| 精品小视频在线| 在线视频你懂的国产福利| 亚洲一级生活片| 色偷偷亚洲第一综合网| 天天久久影视色香综合网|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