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江淮大地,暑氣蒸騰卻掩不住紅色熱土的厚重底蘊。為深入探尋革命歷史根脈,傳承紅色基因,7月26日,點亮八皖實踐團踏上了前往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紀念館的實踐之旅。團員們以腳步丈量歷史,以心靈觸摸初心,在沉浸式學習中感悟革命精神,在創新傳播中讓紅色記憶煥發新的時代光芒。
圖為紀念渡江戰役紅船雕塑。宋正 供圖
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紀念館坐落于合肥市肥東縣撮鎮,青磚黛瓦的江淮民居里,靜靜陳列著70多年前那場決定性戰役的珍貴遺存。推開斑駁的木門,實踐團成員們仿佛穿越到1949年的春天——墻上懸掛的軍事地圖上,密密麻麻標注著部隊進軍路線;桌案上的電報手稿字跡遒勁,字里行間透著“打過長江去,解放江南人民”的堅定決心;玻璃展柜里,泛黃的軍裝、銹跡斑斑的步槍,無聲訴說著渡江勇士們的浴血奮戰。
圖為實踐成員參觀展廳。宋正 供圖
“當時總前委的幾位首長就在這樣簡陋的條件下指揮千軍萬馬,僅用42天就突破了國民黨軍苦心經營的長江防線。”講解員的話語讓在場的同學們深受震撼。一幅幅珍貴的歷史照片、一件件生動的實物展品,以及詳實的文字介紹,全面了解了渡江戰役的歷史背景、戰略部署、戰斗過程以及勝利意義。一幅幅泛黃的歷史照片訴說著往昔的崢嶸歲月,一件件珍貴的實物展品無聲地講述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站在這些展品前,仿佛能感受到前輩們那種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讓大家深受震撼。
圖為紀念館部分陳列。宋正 供圖
“歷史不僅是宏大的敘事,更藏在每個具體的人物和故事里。”實踐團帶著這樣的思考,在紀念館開展了的史料整理工作,分組梳理館藏文物背后的故事,只為打撈那些被時光塵封的細節。參觀結束后,除了志愿者,許多接受采訪的參觀者也表示要將紅色精神傳承下去。他們認為,作為新時代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應該時刻銘記革命先輩的豐功偉績和崇高精神,始終保持一顆紅心向黨、向國家、向社會的赤誠之心。同時,他們也將以實際行動踐行紅色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圖為紀念館部分陳列。宋正 供圖
返程途中,夕陽為江淮平原鍍上一層金光。實踐團的同學們望著車窗外連綿的稻田,想起紀念館里那句題詞:“渡江精神永放光芒”。深耕八皖沃土,他們觸摸到了這片土地最深厚的精神根系;云聚紅跡星火,他們讓紅色基因在新時代煥發出璀璨光彩。這場實踐之旅,不僅是一次歷史的回望,更是一次精神的接力——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唯有銘記來時路,方能走好腳下的新征程,在實現民族復興的“新渡江戰役”中,書寫屬于我們這代人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