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上午,中南大學商學院椒林薪火·筑夢引航團的志愿者們為大家來了一場意義非凡的課程——一場面向全體學生的全面性教育課正式開講。這堂名為“擁抱青春,守護成長”的課程,打破了傳統教育的沉默壁壘,首次系統性地將科學的生理知識、健康的心理引導、清晰的道德邊界與實用的自我保護技能融為一體,為處于人生關鍵成長期的青少年們送上一份珍貴的“成長指南”。
直面成長困惑:科學知識驅散迷霧
課程伊始,專業講師以嚴謹而溫和的方式,帶領學生們“認識身體結構”。不同于以往模糊的表述,課程明確展示了男女生殖系統的科學名稱與功能示意圖,強調“了解自己,是尊重與保護的第一步”。通過高清解剖模型與互動問答,講師清晰解釋了青春期身體變化的自然性與個體差異,覆蓋了月經、遺精、第二性征發育等常見現象,直面學生私下困惑卻羞于啟齒的問題:“當身體悄悄改變,我該怎么做?”
圖為劉老師在講解青春期的變化。林溪供圖
許多學生表示,課程解答了長期困擾的疑惑,消除了對“異常”的恐慌。科學知識的普及,有效驅散了青春期的認知迷霧。
守護心靈健康:正視萌動,樹立理性
課程并未止步于生理層面,而是深入青春期敏感而復雜的“性心理健康”領域。講師通過真實案例剖析,引導學生理解性意識萌動、對異性好奇等心理現象的普遍性與正常性,強調“關注≠羞恥,萌動≠越界”。課程重點區分了健康性心理(如尊重、責任、平等)與潛在風險行為(如過度沉迷、不當模仿),并傳授了管理強烈情感、轉移注意力的具體方法。
圖為同學們在認真聽課。林溪供圖
課程鼓勵學生建立開放溝通渠道,鼓勵在困惑時積極尋求家長、老師或專業人士的幫助,避免獨自承受壓力或被錯誤信息誤導。
筑牢安全防線:道德為尺,自護為盾
課程核心環節聚焦“性道德與自我保護”,將抽象價值觀轉化為具體行為準則。講師結合《未成年人保護法》與《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清晰闡述“自愿、尊重、無傷害”的性道德三原則,強調“我的身體我做主”,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
圖為余老師為大家講解自我保護。林溪供圖
在“自我保護”模塊,課程極具實用性地傳授了具體策略:
隱私邊界守護術:明確身體隱私部位,練習堅定拒絕不當觸碰的語言與肢體動作(如后退、舉手阻擋)。
危險情境識別與脫身:分析潛在風險場景(密閉空間、網絡邀約),演練求助話術(如“我需要找老師”)、逃跑路線規劃。
網絡安全必修課:警示個人信息保護,拒絕拍攝和傳送隱私影像,識別網絡性誘騙話術,強調“屏幕背后可能是陷阱”。
有效求助路徑圖:牢記可信任的求助對象(父母、老師、警察-110)及維權途徑(學校舉報、法律維權)。
打破沉默,收獲成長:學生與教師的共同心聲
課程現場氣氛從初始的拘謹迅速轉向專注與踴躍。互動環節,學生們積極提問,紙條上寫滿了曾被深埋心底的困惑。課后反饋中,“有用”、“清晰”、“不再害怕”成為高頻詞。“以前爸媽總說長大就懂了,可問題現在就困擾我。今天終于有地方可以問,有人認真回答了。”一位學生的話道出了普遍心聲。
這堂課彌補了學校教育的空白,提供了專業、系統、符合年齡認知的工具,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十分關鍵。
為青春撐起一片明朗天空
中南大學商學院椒林薪火·筑夢引航團的這堂性教育課,是一次具有示范意義的破冰之旅。它超越了簡單的生理知識灌輸,構建了涵蓋生理、心理、倫理、法理與技能的“五位一體”教育框架,直擊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真實需求與潛在風險。
在信息爆炸與誘惑交織的時代,沉默不再是金。科學、全面、適齡的性教育,是賦予青少年認識自我、理解變化、管理情感、辨別風險、保護自我的關鍵能力,更是為他們健康、安全、負責任地步入成年奠定的堅實基礎。這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愛的護航與未來的投資。
中南大學商學院椒林薪火·筑夢引航團
通訊員 李文博 龔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