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啟未來,賦能少年 : “育夢成光,啟明未來”實踐團赴臨淄區第一中學開展人工智能素養提升活動
在當前智能化發展趨勢下,提升青少年,特別是鄉村青少年的人工智能素養,已成為關乎其未來競爭力的關鍵因素。為幫助青少年建立對智能技術的基本、準確、積極的認知,理解其作為創造力助手的價值,7月25日,山東理工大學“育夢成光,啟明未來”實踐團前往淄博市臨淄區第一中學開展專項實踐活動。團隊依托跨學科專業優勢,旨在通過認知引導和初步體驗,助力學生實現從“會用”到“用好”智能工具的突破。
活動當天,團隊抵達臨淄區第一中學。在與學校負責老師交流中了解到,該校重視學生綜合素質培養,隨著信息技術課程的普及,學生對新興技術興趣濃厚,但在人工智能領域存在認知模糊和應用能力不足的情況。學校期望通過此次活動,能夠為學生開啟一扇了解前沿技術的窗口,激發探索興趣。
團隊成員高梓燁向學生系統介紹了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發展歷程及其在學習、生活中的潛在應用價值。講解著重強調智能工具的核心作用是輔助人類、放大創意靈感,而非簡單替代。講解結束后,團隊成員向在場學生分發了關于人工智能認知與應用情況的調查問卷,學生們認真閱讀題目并完成了作答。
隨后,實踐進入互動環節。團隊成員分組與學生們交流,引導他們就“智能工具如何幫助解決學習或生活中的問題”進行提問。負責人郭政辰及隊員結合實例進行解答,將抽象的技術原理轉化為學生可理解的具體場景。

實踐后期,實踐團與該校教師及相關負責人進行了座談。團隊向老師反饋了活動觀察情況和問卷收集的初步信息,闡述了人工智能素養對未來學習和職業發展的潛在影響,以及培養學生相關基礎能力的重要性。雙方就如何在現有教學條件下,更有效地融入智能工具啟蒙教育進行了交流探討。老師們對活動的設計與實施效果給予了肯定,并就后續可能的合作方向提出了建議。
本次實踐在全體參與師生的合影中結束。團隊期望此次實踐講解能成為學生們探索智能世界的一個起點,為其未來適應技術發展、提升核心競爭力奠定基礎。
作者:劉詩雨 劉明珠
社會實踐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