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湖北汽車工業學院的拾遺楚韻·啟為創新團隊來到了懷化五溪非遺園,為尋一場非遺之旅。
走進非遺園的三樓,空氣中就彌漫著絲絲縷縷的香氣,似有若無地牽引著我來到制香區域。太月香會全國師資團講師、國家級高級香道師蔣瓊老師正專注地調配香料,她的身旁,各類香料整齊擺放,散發著各自獨特的氣息。當我們表明來意后,蔣瓊老師熱情地招呼我們坐下,開始為我們講述古法制香的門道。

從香料的采集說起,原來不同的香料有著不同的產地和采集季節,像檀香多產于印度、印尼等地,而艾草則多在端午前后采集,才能保證其藥效與香氣俱佳。然后是炮制環節,蔣瓊老師拿起一塊沉香,展示著說:“沉香需要經過清洗、干燥、切割等多道炮制工序,才能更好地發揮其香氣。” 炮制后的香料就進入了關鍵的配伍階段,這就如同一場奇妙的魔法,老師憑借著經驗和對香料特性的了解,將不同香料按比例混合,創造出層次豐富的香韻。蔣瓊老師還介紹,古法制香講究天人合一,會根據季節、時辰以及人的體質來調配香料,比如夏季多用清新淡雅的香料,冬季則適合醇厚溫暖的香氣。

而后老師將香料遞過來示意我們去聞一聞,但其實距離香料一米多時,就已經有了一股若有若無的奇特香味,淡雅而溫和。令人沉醉其中。

老師向我們講述了香文化的歷史與未來的展望,她說香文化其實并不晦澀,反而沒有什么文化的人也可以品味到其中的美好,但是如今傳播卻并不廣泛,這是一大難題。不過我們,“拾遺楚韻·啟為創新”團隊,堅信未來會有更多的年輕人愿意投身到香文化創新與傳承的道路上來,因為我們正走在這條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