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塘7月16日電)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閩山閩水總關情,青春宣講踐初心”暑期社會實踐團來到福建省龍巖河田南塘村,深入調研當地庭院經濟。七月的閩西大地,花香四溢,而在福建龍巖市河田鎮南塘村,一場“庭院里的振興故事”正生動上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等重要理念,如同播撒在閩西大地的種子,如今在南塘村的庭院間茁壯成長,結出了鄉村振興的豐碩果實。近日,我們循著鄉村振興的足跡走進這里,在錯落有致的庭院間,探尋“庭院經濟”如何讓土地生金、讓鄉村煥彩,感受綠色發展理念與助農政策落地生根的鮮活實踐。
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曾先后五次深入長汀調研,關心長汀的發展和群眾生活,為長汀的水土流失治理和農業產業化發展指明方向。在總書記的關懷下,長汀實現了從荒山到綠洲再到生態家園的歷史性轉變。南塘村更是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依托庭院經濟,走出了一條獨特的致富路。
南塘村的“庭院經濟”,是一場生態與產業的和諧共生。“五金”更是帶動了經濟的發展。金銀花爬滿籬笆,既扮靚了庭院,又可入藥,泡茶,在未來又將以精油、純露等產品走入市場為村民的增收;金針花的花田,這種花即可入藥亦可入菜,實現了“生態美”與“百姓富”的雙贏;金稻田依山傍水;金橘金黃圓潤;河田鎮的“金色招牌”河田雞在養殖基地里面茁壯生長。這正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發展理念的生動詮釋——南塘村讓花草變景觀、庭院變資產,在守護生態本底的同時,讓綠色成為鄉村振興的鮮明底色。
行走在南塘村,處處可見“因地制宜”的發展智慧。依托河田鎮“世界名雞”的品牌優勢,河田雞養殖形成從育種到加工的全產業鏈,帶動農戶就業;立足山地氣候特點,小金橘憑借耐儲存、易加工的特性,實現“一顆果子吃干榨凈”,果肉做罐頭、果皮泡果茶;金針花則充分發揮“藥食同源”優勢,通過電商平臺走向餐桌。這些特色產業深深扎根于本地資源,正如總書記強調的“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經”,南塘村讓本土資源成為鄉村振興的“源頭活水”。
南塘村的發展,更是文化傳承與綠色發展的融合。多肉易趣閣里,游客在選購盆栽時感受田園意趣,鄉村旅游因生態顏值更具吸引力;美勞學堂中,孩子們用瓦片、木片繪制的鄉土畫卷,將綠水青山的記憶代代相傳;國學館的瑯瑯書聲與釀酒坊的米酒醇香交織,傳統禮儀與匠心工藝在綠色發展中煥發新生。
圖左為參觀國學館、圖右為團隊親手制作的米酒
南塘村的庭院經濟,不僅是產業的發展,更是綠色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如今的南塘村,正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穩步前行,以庭院經濟勾勒出一幅產業興、生態美、農民富的美麗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