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曹好 孟志騫)2025年7月,驕陽似火,湖南第一師范學院“百縣千鎮萬村”湖南行社會實踐團炎陵縣分隊的4名學子,將實踐調研當作錘煉思想、增長才干的生動課堂,聚焦炎陵縣展開深入調研。
炎陵縣作為革命老區,有著豐富的紅色資源和特色農產業,在鄉村振興與新型城鎮化進程中有著獨特探索。實踐團成員通過問卷調查、走訪村民、訪談村委和駐村工作隊,結合實地觀察與文獻梳理,系統考察當地在產業協同、要素流動、公共服務等領域的實踐探索。他們的調研足跡遍布霞陽鎮石子壩村,水口鎮自源村、炎西村等4個代表性村鎮,發放并回收有效問卷20余份,訪談基層干部4人、村民代表16人。

小隊成員以腳步丈量土地,深入分析自身所處鄉鎮、村莊的地理優勢、特色產業。在炎陵縣,黃桃產業是一大特色,果農們憑借當地適宜的氣候和土壤條件,種植出的炎陵黃桃香甜可口。但在調研中也發現,產業發展面臨著銷售渠道單一、深加工不足等挑戰。同時,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雖然主干道交通便利,但部分村莊內部道路狀況有待改善,公共服務設施如醫療、教育資源在城鄉之間仍存在差距。
此次調研旨在摸清家底,找準癥結,探索自源村在新型城鎮化進程中實現內生性、可持續發展,有效銜接鄉村全面振興的科學路徑,形成可推廣經驗。成員們用最接地氣的“笨辦法”,深入鄉村,聯系群眾。最終得出,在城鄉融合發展新形勢下,各鄉鎮、村莊應以城鄉融合為導向,優化產業結構,例如打造黃桃全產業鏈,從種植、加工到銷售,形成完整產業閉環;暢通要素流動,吸引人才返鄉創業;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改善鄉村道路和醫療教育條件;加強鄉村治理,通過政策支持和技術創新,打造現代化和美麗鄉村。
“百縣千鎮萬村”湖南行社會實踐團成員表示,此次炎陵之行收獲頗豐,未來將繼續關注炎陵縣以及其他地區的城鄉融合發展,用所學知識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