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網報,大學生社會實踐新聞投稿平臺

青春之花綻邊疆:山東工商學院“行則疆至”支教團喀什行紀實

    2025-08-16    閱讀:
    來源:山東工商學院“行則疆至”支教團
  盛夏七月,當熱浪席卷齊魯大地,一群心懷赤誠的山東高校學子背起行囊,以“行則疆至”之名,跨越萬里河山,奔赴喀什地區麥蓋提縣。在共青團山東省委、山東省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指揮部以及山東省青年志愿者協會的統籌組織下,這支由十名優秀青年教師學生組成的隊伍,將知識與希望的種子播撒在塔克拉瑪干沙漠之邊,以青春之名書寫了一段難忘的“志愿有我,讓愛飛躍萬水千山”魯喀專項志愿支教篇章。  
圖為支教團隊在麥蓋提縣第四中學前合影留念。李嘉怡 攝
精心籌劃:學校部署譜支教新篇
  自此項支教工作啟動以來,山東工商學院高度重視,精心部署,校方深知,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根本,更是促進民族團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基石。通過政策引導、選拔培訓、保障激勵等舉措,選拔了數名來自多個專業的大學生,組成了一支政治素質過硬、專業能力扎實、奉獻精神突出的大學生支教隊伍。7月21日,“行則疆至”支教隊懷揣著對志愿事業的熱愛和對祖國花朵的關懷,飛躍千山萬水,前往新疆喀什,順利抵達喀什地區麥蓋提縣,開啟了為期14天的志愿支教活動。
圖為支教成員抵達人民路社區后合影留念。李嘉怡 攝
山海情深:齊魯大地到西域邊陲的青春奔赴
  距離無法阻隔齊魯大地與西域邊陲的聯系:來自新疆塔城的徐紫妍,是支教團隊中的“本地力量”,作為土生土長的新疆姑娘,她充分發揮熟悉本地文化、能歌善舞的優勢,不僅承擔舞蹈教學任務,還在課間用家鄉的民間故事拉近與孩子的距離,她說“能用自己的學識回報家鄉,是最有意義的事。”;退役大學生士兵林宇辰于2024年圓滿完成5年服役年限后回歸校園,“從站位到講臺,變的是崗位,不變的是責任和奉獻。”他充分發揮在部隊從事文字工作多年的經歷以及本身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優勢,積極備課,將軍人的擔當融入教育工作;團隊成員姚清嵐,其父親曾是援疆干部,“父親當年在麥蓋提援疆的故事,是我報名的動力。”接過父輩接力棒的她在支教中積極備課,用青春續寫著對邊疆建設的深情,讓“奉獻、堅守、傳承”的援疆精神在新時代煥發新的光彩。

圖為支教成員正在進行民族團結宣講。李嘉怡 攝

圖為團隊退役大學生士兵正在開展國防宣講。袁夢涵 攝
  支教隊伍中新疆本地學子的反哺情懷、退役大學生的責任擔當、援疆世家的精神傳承與青年人“到祖國最需要地方去”的堅定信念,共同構成了支教隊伍中最動人的風景線。目前,這支大學生支教隊伍,正以專業素養和赤誠之心,在沙漠邊陲的校園里書寫著動人篇章。他們用知識澆灌希望,用行動增進團結,不僅為新疆基層教育注入了新鮮血液,更在實踐中詮釋了當代青年的家國情懷,為推進教育均衡發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貢獻了青春力量。
  深耕課堂:智慧啟迪與心靈共鳴的交響
  支教期間,志愿者們緊扣當地社區教育需求,分層推進教學工作:一方面,以知識傳承與價值培育為核心,承擔誦讀、民族團結、書法等基礎課程教學,筑牢文化認知根基,傳遞正向價值;另一方面,志愿者們發揮專業優勢、呼應多元需求,開發音樂舞蹈、體育、美術手工、安全常識等特色課程,激發當地學生的參與熱情。針對部分學生性格內向以及部分學生有競賽需求等情況,志愿者們通過“一對一”指導、興趣小組等方式,精準幫扶,既補基礎課程之“實”,又強特色課程之“活”,全方位提升受援社區學生綜合素質。
  誦讀課上,志愿者精心挑選了古詩詞、現代詩歌、傳統貫口、經典文學選段等內容,志愿者首先圍繞相關作品,對作者、作品主題、抒發情感等方面進行講解,再從音節、聲調、韻腳、疊音、疊韻等方面進行教學,并通過評比競賽的方式,深化了教學成果。促使學生們能夠理解誦讀以及寫作時要注意做到音節整齊勻稱、聲調平仄相同、韻腳和諧、疊音自然、雙聲疊韻配合。
  民族團結宣講課上,志愿者們聚焦“中華民族共同體”這個主題,分別圍繞黨史、軍史、國家援疆政策以及麥蓋提縣近幾年的發展和變化等,充分運用古今中外的事例進行對比,增進民族間的相互了解與認同,幫助同學們充分認清“中華民族共同體”的重要性,從而進一步堅定“四個自信”,也強化了愛國、愛黨、擁軍的深厚情懷。
  圖為支教成員正在進行中華民族共同體宣講。李嘉怡 攝
  書法課上,志愿者們將提前準備好的毛筆、宣紙、毛氈、墨水、字帖等教學用品逐一分發,授課時,志愿者從握筆姿勢、字體等方面講起,手把手進行教學;課后,同學們紛紛踴躍展示自己的書法作品,并且爭先恐后地尋求志愿者老師對他們的作品進行“批閱”。

圖為支教成員正在進行手把手教學。李嘉怡 攝
  音樂課上,志愿者們教唱了《相親相愛》《無名的人》《如愿》《天空沒有極限》等正能量歌曲,此外,在教唱歌曲《左手右手》時,志愿者們結合歌詞內容,走到學生中去,和他們手拉手一起互動,形成了一張“師生有愛、民族團結”的生動畫面。
圖為支教成員與學生共唱《左手右手》。袁夢涵 攝
  舞蹈課上,志愿者組織學生們學跳了維吾爾族舞蹈《亞麗古娜》和一些熱門小舞蹈,教學過程中,志愿者采取整體跟跳、分解動作、逐個作業、個別糾正等方式,確保學生們能夠精準掌握動作要領。
圖為支教成員與學生共跳維吾爾族舞蹈。袁夢涵 攝
  體育課上,志愿者們結合社區提供的現有場地條件,充分用好乒乓球桌、跑步機、沙袋等器材,開展了乒乓球、拳擊、跑步、仰臥起坐等運動,特別是在開展乒乓球運動時,志愿者與當地學生開展友好比拼,弘揚中華體育精神,展現良好的精神風貌。
圖為支教成員正在進行乒乓球教學。袁夢涵 攝
  美術和手工課上,志愿者們將事先準備好的扭扭棒和刮畫分發到每一位同學手中,并耐心教學如何操作使用,學生們在掌握方法后,精心制作了自己的作品,課后,每名同學都用不同的方式表達了對志愿者的感謝之情:部分學生將自己完成的刮畫贈予志愿者,部分學生在刮畫上表達了對志愿者的感謝和喜愛,還有學生將自己制作的扭扭棒成品贈予志愿者。
圖為支教成員與學生及其美術手工作品合影留念。李嘉怡 攝
  聚力賦能:助力刀郎文化傳承弘揚
  在做好教學工作的同時,志愿者團隊積極參與當地文化交流活動,以社會實踐為重要抓手,系統開展系列學習活動。團隊依托實地走訪、座談交流、實踐體驗等形式,先后深入該縣非遺保護中心、刀郎公園及民間文化村落,與非遺傳承人、文化工作者全面學習刀郎文化的歷史脈絡、藝術形態及傳承現狀。

圖為支教成員參觀刀郎展覽館。李嘉怡 攝
滿載星輝:青春在奉獻中閃光
  此次大學生支教工作的開展,早已超越了簡單的志愿服務,它是一次靈魂的洗禮,一次責任的覺醒,一次青春的淬煉。志愿者和孩子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民族團結一家親”的深刻內涵,架起了魯喀兩地人民心手相連、共筑夢想的又一座堅實橋梁。未來,青春之花將在祖國邊疆綻放更絢爛的光彩,將長久地照亮孩子們前行的路,也將激勵更多有志青年投身到建設邊疆、奉獻祖國的偉大事業中,讓民族團結進步之花在新時代常開長盛。
    掃一掃 分享悅讀
社會實踐推薦
大學生網報©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2010258號-8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久久99久久精品国产片果冻|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 东京一本一道一二三区| 色88久久久久高潮综合影院| 日韩欧美在线精品| 国产国语一级毛片中文|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久| 黄视频免费下载| 日韩加勒比在线|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久|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av东京热| 香蕉久久ac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免费一本天堂在线|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6|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第二页| 美女范冰冰hdxxxx| 小帅男同志chinesecouple| 免费大片av手机看片| av成人在线电影| 欧美综合社区国产|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品99| 乱码一乱码二乱码三新区| 韩国理论妈妈的朋友| 斗罗大陆动漫完整免费| 午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japanesevideo喷潮| 欧美污视频网站| 国产校园另类小说区| 久久亚洲最大成人网4438| 美女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女女同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乱码 | 动漫成人在线观看| a级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欧美末成年video水多| 国产无遮挡吃胸膜奶免费看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范冰啊|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8蜜芽| 大桥未久全63部作品番号| 亚洲午夜国产片在线观看| 金牛汇app最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