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峽江草編的傳承理念與團隊探訪感悟
在與羅光林老師的深入交流中,團隊成員感受到了他對峽江草編未來發展的深遠考量。羅老師信念堅定:要通過無私傳授,將這門古老藝術的精髓傳遞給新一代。他不僅以精湛技藝掌握草編藝術,更以實際行動踐行對文化傳承的承諾——通過公益募捐活動,將草編作品的收益悉數捐贈給經濟困難的學生,至今已幫助二十余位學子。這份奉獻精神讓團隊成員深受觸動。
羅光林老師的努力獲得了社會廣泛認可,他被授予峽江草編非遺傳承人稱號,并榮獲多項表彰,這些榮譽是對他在傳承和推廣峽江草編文化方面卓越貢獻的最佳見證。他的工作不僅是對傳統的守護,更是對未來的塑造,確保這門藝術能在歲月長河中不斷流淌。
離開工作室時,團隊成員手指間的酸脹感尚未褪去,眼前仍浮現著那些生動的草編作品。這些作品不僅是對自然的敬畏,更是手藝人用歲月編織的生命印記。此次秭歸之行,團隊不僅感受到了草編的柔韌與溫潤,更深刻體會到了手藝人對傳承的執著追求。
“拾遺楚韻·啟為創新”非遺調研團隊表示,將帶著這份寶貴的體驗繼續探索之旅,努力讓更多人看到這些在指尖誕生的草編作品——它們既蘊含著對生活的熱愛,更是文化傳承的生動寫照,讓千年匠心在當代煥發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