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助力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推進,切實發揮思政課立德樹人關鍵課程作用,深入調研革命精神在小學思政課中的融入情況,7月18日,山東理工大學愛之傳承暑期社會實踐團負責人趙康棋在明德小學開展了“我和黨旗合張影”主題教育課程,將紅色基因的種子深深埋在每一位小朋友的心中。

首先,實踐團負責人趙康棋向同學們介紹了黨旗的演變歷史,從最初的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軍旗,到后來中華蘇維埃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延安楊家嶺會議、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次建黨節前夕等多次修改,直到黨的十六大對黨徽黨旗圖案的性質、制作和使用作出了明確規定。黨旗的演變歷史見證了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漫漫征程。

隨后,在“巧手繪黨旗,童心向太陽”環節中,同學們用手中的畫筆在卡紙上專注地描繪著——金黃的筆尖勾勒出鐮刀與錘頭交疊的輪廓。在那些稚嫩卻鄭重的筆觸下,似乎能看見天安門廣場前紛飛的紅旗,看見課本里紅軍戰士高舉的右手,看見胸前閃亮的黨徽……孩子們認真畫的黨旗樣貌逐漸清晰,每一筆色彩都浸透著最清澈的童真和最純凈的信仰。

在主題教育課程最后“我和黨旗合張影”環節,實踐團成員和學生們一同在黨旗下合影。莊嚴的合影儀式讓所有人都感受到黨旗的神圣感,增強了孩子們作為“共產主義接班人”的使命感,孩子們是紅色血脈流淌灌溉的希望之花,他們眼中閃爍著純潔的光芒。

“我和黨旗合張影”主題教育課程,通過黨旗這一象征性載體,將抽象的理念轉化為可觸摸、可參與的實踐活動,以直觀、形象的方式幫助孩子們初步認知中國共產黨的標志、性質、歷史使命,更加符合少年兒童的認知特點,從小培養對黨的敬仰情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