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會實踐是大學生鍛煉自我、服務社會的重要平臺。今年暑假,
南京師范大學能源與機械工程學院青耕知行實踐隊走進
江西省吉安市鐵井社區,參與
暑期托管志愿服務,為社區兒童提供課業輔導、興趣培養、安全教育等服務,既緩解了家長的看護壓力,也讓孩子們度過了一個充實而有意義的假期。
一、實踐背景:響應需求,貢獻青春力量
隨著社會節奏加快,許多雙職工家庭面臨暑期孩子“看護難”的問題。社區托管服務雖能提供幫助,但往往因人手不足難以全面覆蓋。我們團隊主動聯系社區,結合自身專業特長,制定了涵蓋**學業輔導、興趣課堂、安全教育、心理關懷**的托管計劃,確保孩子們在托管期間既能完成學習任務,又能拓展視野、快樂成長。
二、實踐內容:多措并舉,助力兒童成長
1.課業輔導,夯實學習基礎
針對孩子們暑假作業中的疑難問題,我們每天安排固定時間進行輔導,并采用“一對一”或小組輔導模式,確保每個孩子都能得到針對性幫助。為了提升學習興趣,我們還設計了趣味數學游戲、英語單詞競賽等活動,讓孩子們在輕松的氛圍中鞏固知識。
圖1志愿者單獨輔導
2.興趣課堂,激發潛能
我們開設了繪畫、手工、科學實驗、音樂等興趣課程,讓孩子們在動手實踐中培養創造力。例如,在科學實驗課上,孩子們通過“彩虹牛奶”“自制小火箭”等趣味實驗,不僅學到了科學知識,還激發了探索精神。一位家長反饋:“孩子回家后還興奮地講解實驗原理,這樣的課堂比單純玩手機有意義多了!”
圖2趣味書法課
3.安全教育,守護健康成長
暑期是兒童安全事故高發期,我們聯合社區工作人員,開展了防溺水、交通安全、防拐騙等主題教育活動。通過情景模擬、動畫視頻等方式,讓孩子們掌握自我保護技能。例如,在防溺水演練中,孩子們學會了如何正確使用救生設備,并牢記“不私自下水”的安全準則。

圖3志愿者授課
4.心理關懷,溫暖童心
部分孩子因父母工作繁忙,容易感到孤獨。我們通過團體游戲、談心交流等方式,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例如,在“心情樹洞”活動中,孩子們可以匿名寫下煩惱,志愿者耐心傾聽并給予鼓勵,幫助他們建立積極心態。

圖4志愿者與孩子們交流
5.實踐收獲:成長與感悟
這次實踐讓我們深刻體會到“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孩子們的純真笑容和家長們的認可,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同時,我們也提升了溝通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和責任感。未來,我們將繼續投身志愿服務,用實際行動踐行青年擔當,為社會貢獻更多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