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自滁州學院一群充滿朝氣與責任感的大學生開展了為期兩天的一場意義非凡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他們于日本投降日紀念日下午走進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在歷史的回響中感悟傷痛與不屈,隨后通過熱烈討論,決定以各自家鄉為基點,以青春之力實地傳承紅色基因,讓更多人更加詳細的了解歷史、銘記歷史。
在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內,氣氛莊嚴肅穆。大學生們懷著沉重的心情,緩緩走過一個個展區。墻上密密麻麻的遇難者名單、泛黃的歷史照片、銹跡斑斑的文物,以及重現當年慘狀的場景復原,都深深刺痛著他們的心靈。每一個數字背后都是一條鮮活的生命,每一段文字都訴說著一段血淚史。同學們不時駐足凝視,有的低頭沉思,有的眼含熱淚,深刻體會到和平的來之不易以及中華民族曾經遭受的苦難。當然,我們也沒忘記把能拍照的拍照記錄下來。
(圖為此次參觀的實拍圖,楊旭供)
參觀結束后,次日他們先組織進行南京大屠殺中的中國史實提問以及他們拍的照片里的故事和內涵的競賽活動,這不僅促使他們自主學習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遭遇的事情,更加了解這段悲慘的歷史,也讓他們更加堅定了對其進行宣傳的決心。在這場即激烈又沉重的競賽后,他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一場激烈而有意義的討論隨即展開。他們大家紛紛表示,不能讓這段歷史被遺忘,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有責任和義務將這段歷史傳承下去,讓更多人尤其是同齡人了解歷史、銘記歷史,珍惜當下的和平生活。經過熱烈討論,他們一致決定通過返家鄉宣傳的方式,秉承著自愿、不強求的原則,對老年人通過照片、網上已有的相關視頻和口述的方式帶他們另類參觀,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對年輕人通過在相關紅色視頻評論區發文章等方式引導他們對南京大屠殺這一事件的關注和深入了解。
(圖為進行競賽活動結束后進行討論的照片,楊宇航供)
確定目標后,同學們迅速行動起來。他們分工合作,有的負責收集整理歷史資料和已有影像素材,有的負責撰寫圖片里的相關所要說的相關事件,有的負責相關已有影像素材所要配合的講解內容。在制作過程中,大家始終保持著嚴謹認真的態度,力求每一個細節都準確無誤,每一個畫面都能觸動人心。經過不懈努力,一部凝聚著同學們心血的講述流程及各個流程的詳細故事制作完成。隨后,在實踐進行中,我們發現更多的年輕人有想要親自參觀的向往,有想要更加了解字段歷史的決心,同時,也讓更多因為各種原因不好去參觀的老年人,有了別樣的參觀學習經歷。
此次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不僅讓同學們在實地參觀中深刻感悟了歷史,更通過通過返家鄉宣傳的方式,將歷史記憶傳遞給了更多人。活動不僅豐富了同學們的暑期生活,提升了他們的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更在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同學們表示,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不斷學習歷史,傳承和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努力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并這些故事和精神傳遞下去。
(圖為此次參觀的團隊合照,楊旭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