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足跡遍益陽,城鄉發展謀良策 ——湖南第一師范學院“百縣千鎮萬村”實踐團隊益陽分隊探尋城鄉發展新路徑
來源:湖南第一師范學院“百縣千鎮萬村”湖南行實踐團
(通訊員:滕佳) 近日,湖南第一師范學院百余名師生組成的實踐團隊,深入益陽市各區縣鄉村,開啟“百縣千鎮萬村”社會實踐調研。團隊循著城鄉發展的脈絡,走進茶園車間、田間地頭、村落社區,用腳步丈量發展現狀,以專業視角捕捉需求與機遇,為探尋適合益陽的城鄉發展路徑收集鮮活素材。
安化黑茶的醇厚香氣里,藏著傳統產業轉型的思考。實踐團隊穿梭于連綿茶園與現代化制茶車間,細究傳統工藝與標準化生產的銜接,關注電商直播等新業態為黑茶打開的市場空間。在與茶企負責人、老茶農的交談中,團隊記錄下中小茶企對數字化溯源技術的渴求,以及如何讓老品牌打動年輕消費者的困惑——這些細節,正成為梳理產業升級思路的重要注腳。
南縣稻田與蝦塘交織的生態圖景中,“稻蝦共作”模式的可持續發展是團隊關注的焦點。隊員們蹲在田埂邊,聽農戶講種養節奏的把控,向合作社了解散戶與規模經營的協同難題。從蝦苗選育到稻米深加工,從本地銷路到外埠市場,調研的觸角延伸至產業鏈各環節,為解析特色農業的提質潛力積累著第一手信息。
在桃江的山間村落與赫山的城鄉結合部,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的細節被一一記錄:某村農產品因山路顛簸損耗率偏高,某社區老人對智能手機就醫掛號操作不熟練,某鄉村小學渴望與城市學校開展常態化教研……這些看似零散的觀察,串聯起城鄉資源均衡配置的現實需求,也為思考民生改善的切入點提供了方向。
據介紹,此次實踐是湖南第一師范學院發揮師范院校優勢、服務地方發展的具體行動。目前,團隊已完成首輪實地調研,正著手整理海量訪談記錄與實地數據。后續,這些基于真實場景的觀察將被系統梳理,形成兼具針對性與可行性的分析成果,為益陽城鄉發展相關工作提供參考。
從黑茶飄香的山間到稻蝦共生的田野,青春的足跡正與益陽城鄉發展的脈搏同頻。這場“百縣千鎮萬村”湖南行實踐活動,不僅是一次知識與現實的碰撞,更承載著院校助力地方發展的責任,為城鄉融合的探索之路注入著年輕力量。
社會實踐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