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黨的二十大精神,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7 月 15 日,大連民族大學建筑學院 “薪火相傳,博跡同行” 中華文脈傳承團奔赴河北唐山,開展了以 “賡續工業精神,傳承文化文脈” 為主題的暑期 “三下鄉” 社會實踐活動。實踐團成員通過參觀工業遺產、開展走訪交流與志愿服務等形式,親身感悟唐山這座城市工業發展的厚重歷史,同時滿懷憧憬地展望新時代國家工業發展的光明前景。
一、尋跡工業 走進唐山記憶
實踐團成員先后走進唐山水泥博物館和啟新博物館,系統了解了唐山作為近代工業重鎮的百年發展歷程。從近代礦業興起、新中國工業建設到當代產業升級,唐山工業的脈絡在一件件實物和展板中鮮活呈現。
圖為參觀水泥工業博物館
成員們不僅感受到了厚重的歷史氛圍,更深入理解了工業精神對城市發展和民族振興的重要作用。唐山的工業發展不僅反映地方經濟變遷,更是國家整體工業騰飛的縮影。自 1949 年以來,中國工業產出實現跨越式增長,原煤產量增長 115 倍,鋼鐵產量增長近 5800 倍,水泥產量增長超 3300 倍,為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進入新時代,中國制造業增加值占全球約 30%,連續 12 年穩居世界第一。高技術制造業快速崛起,新能源汽車、智能手機、光伏產品等戰略新興產業躋身全球領先梯隊。依托 “中國制造 2025” 戰略,國家持續推動產業升級和技術創新,加快從勞動密集型向高附加值、技術密集型制造轉型,制造強國目標正穩步實現。
唐山這座城市的工業脈絡與國家工業輝煌成就緊密相連,使我們深刻體會到傳承工業精神與文化的重要使命,也激勵我們在新時代奮勇前行。
圖為參觀水泥工業博物館
二、傳遞文化 弘揚工業精神
除了在博物館場館內開展學習活動,實踐團的隊員們還走進社區,通過張貼工業文化宣傳海報的方式營造濃厚的工業文化氛圍。同時,隊員們以志愿講解員的身份,主動向社區居民介紹唐山工業發展的歷史脈絡與重要文化價值,引發了居民們的強烈共鳴,大家紛紛駐足,與隊員們交流分享關于唐山這座城市的工業記憶與情感。
圖為實踐隊員走訪老人
三、追憶崢嶸 傳承奮進力量
在探訪交流環節,實踐團成員走近曾為唐山工業發展作出貢獻、并親歷唐山大地震的老人,傾聽他們講述親身經歷。震后重建的艱辛、生產一線的堅守、改革開放的機遇與挑戰,這些口述歷史讓成員們深切體會到老一輩工人身上的堅韌與擔當,感受到工業精神背后的家國情懷。
圖為實踐隊員走訪老人
四、賡續文脈 砥礪前行
此次社會實踐活動,使 “薪火相傳 博跡同行” 實踐團成員們切實感受到,理論學習與社會調研相結合的重要性。唐山工業的發展故事和背后的奮斗精神,已經化作我們肩上的責任與前行的動力。
未來,我們將繼續發揮專業優勢,以鑄牢中華民族意識為主線,把所見所學融入學業與創作中,讓工業文化與中華優秀傳統文脈在新時代煥發新的光彩 —— 讓青春在為祖國、為民族、為人民的不懈奮斗中綻放絢麗花朵。
圖為實踐隊員活動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