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紅色記憶:新民學會遺址探蹤
2025年7月13日,長安大學赴湖南長沙“紅跡尋蹤 精神賡續”暑期社會實踐隊前往新民學會遺址,追蹤紅色印記,傳承紅色精神。
上午10時左右,社會實踐隊準時到達長沙站,進行短暫的休整后。在下午2時許,團隊前往新民學會遺址進行參觀學習。
在經過與相關人員的交流溝通之后,確定由志愿者為我們講解相關紅色歷史文化。首先,我們進入蔡和森故居。
蔡和森是新民學會的重要創始人之一,在新民學會的創建、發展及歷史貢獻中發揮了關鍵作用。1918年4月14日,毛澤東、蔡和森等13人在蔡和森故居召開新民學會成立大會。蔡和森與毛澤東等志同道合的青年,基于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創立了新民學會,旨在“革新學術,砥礪品行,改良人心風俗”,探求國家民族的興盛之道。
然后,我們深入了解了新民學會的歷史陳列“建黨先聲”。
通過志愿者的講述,我們了解到了新民學會的發展歷程
由于辛亥革命后中國社會矛盾未解決,軍閥混戰,百姓困苦,各種思潮涌現,青年知識分子積極尋找救國道路。因此在1918年4月14日,毛澤東、蔡和森等13人在長沙蔡和森故居中成立新民學會。之后,隨著五四運動爆發,學會轉向以馬克思主義為核心的理論探索。毛澤東創辦《湘江評論》,傳播新思想。1920年,蔡和森在法勤工儉學,寫信給毛澤東提出建黨主張,得到毛澤東贊同。1919年12月,組織“驅張運動”,學會展現出發動群眾、輿論斗爭、跨區域協調的能力。1920年,學會宗旨修改為“改造中國與世界”。
1920年下半年,許多會員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和共產主義小組。1921年,新民學會逐漸停止活動,其會員成為早期黨組織的重要力量,為中國共產黨的創建在思想上、干部培養上做了重要準備。
新民學會遺址和蔡和森故居作為重要的紅色文化遺產,承載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和革命精神,是我們學習和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載體,對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培養時代新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探訪紅色記憶:新民學會遺址探蹤
2025年7月13日,長安大學赴湖南長沙“紅跡尋蹤 精神賡續”暑期社會實踐隊前往新民學會遺址,追蹤紅色印記,傳承紅色精神。
上午10時左右,社會實踐隊準時到達長沙站,進行短暫的休整后。在下午2時許,團隊前往新民學會遺址進行參觀學習。
在經過與相關人員的交流溝通之后,確定由志愿者為我們講解相關紅色歷史文化。首先,我們進入蔡和森故居。
蔡和森是新民學會的重要創始人之一,在新民學會的創建、發展及歷史貢獻中發揮了關鍵作用。1918年4月14日,毛澤東、蔡和森等13人在蔡和森故居召開新民學會成立大會。蔡和森與毛澤東等志同道合的青年,基于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創立了新民學會,旨在“革新學術,砥礪品行,改良人心風俗”,探求國家民族的興盛之道。
然后,我們深入了解了新民學會的歷史陳列“建黨先聲”。
通過志愿者的講述,我們了解到了新民學會的發展歷程
由于辛亥革命后中國社會矛盾未解決,軍閥混戰,百姓困苦,各種思潮涌現,青年知識分子積極尋找救國道路。因此在1918年4月14日,毛澤東、蔡和森等13人在長沙蔡和森故居中成立新民學會。之后,隨著五四運動爆發,學會轉向以馬克思主義為核心的理論探索。毛澤東創辦《湘江評論》,傳播新思想。1920年,蔡和森在法勤工儉學,寫信給毛澤東提出建黨主張,得到毛澤東贊同。1919年12月,組織“驅張運動”,學會展現出發動群眾、輿論斗爭、跨區域協調的能力。1920年,學會宗旨修改為“改造中國與世界”。
1920年下半年,許多會員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和共產主義小組。1921年,新民學會逐漸停止活動,其會員成為早期黨組織的重要力量,為中國共產黨的創建在思想上、干部培養上做了重要準備。
新民學會遺址和蔡和森故居作為重要的紅色文化遺產,承載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和革命精神,是我們學習和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載體,對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培養時代新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