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2025最憶是杭州·探江南文化奧秘”系列課程之《“甬漂”小鹿的秘密》在杭州蕭山美哉社區開課,杭州師范大學根系計劃團隊成員管葉茜帶領孩子們循著小鹿的足跡,解鎖城市密碼,感悟人文精神與生態智慧。
課程以一則“寧波校園驚現小鹿”的新聞切入,用擊鼓傳花的互動游戲讓孩子們分享對小動物的喜愛,為探索之旅鋪墊童趣底色。管葉茜用“甬漂小鹿”的名號引出“甬”字淵源,帶領孩子們從甬山形如覆鐘的傳說中,觸摸漢字與地理的奇妙聯結。
從“呦呦鹿鳴,食野之蘋”的《詩經》意境,到屠呦呦院士從青蒿中提取抗瘧良藥的科研歷程,孩子們在詩句與現實的交織中,讀懂“鍥而不舍”與“默默奉獻”的精神內核。小鹿祖先遇獵人避險、以鹿含草感恩婁奶奶的故事,搭配“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的經典名句,讓“知恩圖報”的種子悄然發芽,秦穆公亡馬的典故更讓感恩之心有了歷史厚度。
“逛三園”游戲結束后,管葉茜帶領孩子們圍繞小鹿的“家園”展開討論。課堂上,孩子們探索了古代狩獵工具與現代自然保護區的不同,了解了雅戈爾動物園和四明山棲息地的故事。通過這些內容,寧波“綠水青山”的生態轉型生動地展現在孩子們面前。課程最后,孩子們設計了動物保護圖標,并寫下感恩信,用創意表達理念,將課堂所學轉化為實際行動的力量。
這場課程以鹿為媒,串聯起漢字文化、科學精神、感恩美德與生態保護,讓城市記憶與成長智慧在童心中同頻共振。孩子們用畫筆勾勒保護圖標、以文字傾訴感恩,知識化作對自然的敬畏、對文化的熱忱,在童年心田播下人文與生態的種子。(通訊員:陳佳怡、陳晞、陳羽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