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誠關懷傳遞溫暖,精準指引凝聚共識。從黨的十九大報告將加強殘疾康復服務納入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到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把健全殘疾人關愛服務體系與設施、完善幫扶福利制度納入“十四五”規劃建議,再到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和關愛服務體系,促進殘疾人事業全面發展”——一系列部署既飽含著深切關懷的溫暖,更指明了助殘事業的前進方向。為深入貫徹黨的發展理念,切實踐行助殘方針政策,河海大學“禹光同行”——助力心智障礙群體社會融入路徑調研團于2025年6月30日至7月2日前往南京市殘疾人就業管理中心展開調研并開展一系列歌舞教學課程,同基地學員進行生活化互動,積極探尋助力心智障礙群體融入社會的多樣化路徑。

基地學員與實踐隊成員交流 任瀟攝
音樂如飛鳥,穿越語言的壁壘,在寂靜中生長出共鳴,在喧囂里沉淀出安寧;舞蹈是身體與靈魂共舞的詩,是無聲卻熾熱的傾訴。通過音樂,心智障礙群體學會以非語言表達的形式建立情感連接,體會隱藏在音符里的喜怒哀樂。而通過舞蹈則能提升肢體協調能力和運動能力,助力培養心智障礙群體獨立生活技能。
隨著音樂課堂的序幕拉起,一首耳熟能詳的歌曲《起風了》緩緩奏響,有的學員跟隨節拍擺動雙手,有的學員則激動的大聲跟唱,直至一曲結束仍意猶未盡。在歌曲教學環節,實踐隊成員把學員分組進行教學,先是逐字逐句進行拆分示范,再引導學員們大聲唱出來。從起初的心不在焉到自信唱出那句“我曾難自拔于世界之大”的歌詞,一雙雙亮得像星星一樣的眼睛里滿是對學習歌曲的興奮。當學員與實踐隊成員齊聲合唱“逆著光行走,任風吹雨打”時,窗外陽光正巧跨過窗臺,屋子里亮堂堂的,好像風雨都不曾出現。這個音樂小課堂不只是把快樂傳遞到彼此手心,更像是一場靈魂之間的碰撞。

實踐隊成員教學歌曲《起風了》 任瀟攝
在舞蹈教學課堂上,實踐隊成員率先向學員們展示了自編舞蹈《開心往前飛》。活潑的旋律盤旋在室內,牽動了每一個學員的心,更有甚者直接跟隨實踐隊成員舞動,一舞終了便贏得了全場的掌聲。活動室內,學員們整齊站隊,一步一個腳印,聽話的跟著實踐隊成員做動作。當實踐隊成員邊唱“我喚醒大海”邊做動作時,學員們也依葫蘆畫瓢的將兩只手高高舉過頭頂,每個人頭上都頂著一座“小山丘”。在實踐隊成員的帶領下,學員們隨著節拍搖擺,跳動,小小的活動室里滿是激情與歡樂,那些掛在臉上的笑容,一刻也沒舍得挪開。教學結束,活動室化成實踐隊成員和學員們的舞臺,隨著音樂搖擺——在這兒,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角,自在又快活。

實踐隊成員教學舞蹈《開心往前飛》 任瀟攝
當最后一個音符落下,最后一組舞步定格,這次歌舞教學也圓滿落下帷幕。此次睿澤之行,不僅是一場歌舞的共賞,更是為特殊群體搭建的一個勇敢展示自我、擁抱快樂的舞臺。而那些在課堂上綻放的笑容,那些跟著節奏晃動的指尖,那些努力張開的雙臂,都成了實踐隊這個夏天最鮮活的印記。這些細碎的瞬間,像散落在時光里的星光,讓“星途追光”有了更溫暖的注解。未來,實踐隊將持續深入助殘行列,將課堂上的歡笑轉化為更長久的陪伴方案,讓更多人了解殘障群體、走進殘障群體、關愛殘障群體,共同為殘障事業發展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