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午后,陽光透過社區(qū)活動中心的玻璃窗,在地板上投下斑駁的光影。曲阜師范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鋅夢未來實踐隊走出校園,深入社區(qū),以“筆尖與笑聲交織,繪就假期色彩”為主題,開展暑假社會實踐活動。實踐隊員們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愛好與特長,以繪畫為橋梁,豐富社區(qū)兒童的假期生活。
一、畫筆叩開的世界
實踐隊抵達社區(qū)的第一天,活動室里的氣氛帶著幾分拘謹。孩子們排排坐,眼神里既有好奇也有警惕。實踐隊員們把帶來的顏料在長桌上排開,五顏六色的膏體在陽光下泛著光澤,像一排等待被開啟的魔法盒。
“我們今天不教畫畫,就想看看大家眼里的夏天是什么樣子。”實踐隊員們拆開一包素描紙,率先在黑板上畫了個歪歪扭扭的太陽。這個刻意為之的“失敗作品”讓孩子們噗嗤笑出聲。隨后大家在歡聲笑語中,紛紛拿起畫筆,開始描繪自己心中的夏天。畫紙上的內(nèi)容五花八門:有把貓咪畫成三角形的,有給小狗添上翅膀的,還有用十幾種顏色涂滿整張紙的“彩虹雨”。在實踐隊員們的陪伴和幫助下,孩子們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有為了曬著不熱而把太陽涂成綠色的;也有因為愛吃冰淇淋而把冰箱畫成冰淇淋形狀的等等,這些畫的筆觸雖稚嫩,卻藏著對生活最本真的觀察。
二、色彩里的安全課堂
入伏后的暴雨來得猝不及防,雨水打在活動室的窗戶上發(fā)出“滴答滴答”的聲音。看著孩子們盯著雨簾發(fā)呆,實踐隊員們靈機一動:“今天我們畫‘危險的夏天’好不好?”接著在黑板上畫了個簡單的池塘,問誰知道池塘邊不能做什么。“不能跳下去游泳!”“不能隨意靠近池塘邊”孩子們紛紛舉起手,積極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在池塘邊有一個紅色的禁止符號,就像游戲里的禁區(qū),看到這個標志就要停下哦。”實踐隊員們耐心地講著。
孩子們的創(chuàng)作熱情被點燃。有在電風扇葉片旁畫了只纏著繃帶的小手,并寫著“禁止觸碰”;有給冰棒包裝紙上畫了個哭泣的表情,旁邊標注“不能給小嬰兒吃”;還有把插座畫成張著大嘴的怪獸,彩色的電流線像毒蛇一樣蔓延。實踐隊員們把這些畫作貼成“安全警示墻”,每個孩子輪流當講解員,用童稚的語言講述著樸素的安全道理。
三、畫筆下的成長軌跡
實踐過半時,活動室的墻面漸漸被畫作填滿。從最初歪歪扭扭的線條,到后來有模有樣的構圖,孩子們的進步藏在每一張作品里。在一次消防主題繪畫中,孩子們把消防員的頭盔畫成了彩虹色。“因為他們救人的時候,就像彩虹一樣讓人安心。”這些作品不僅僅是畫,更是孩子們內(nèi)心世界的真實寫照。通過繪畫,他們逐漸學會了觀察生活,表達情感,也增強了自我保護意識。實踐的最后一周,隊員們決定辦一場社區(qū)畫展。他們在活動室的墻上貼滿孩子們的作品,用彩繩串起畫著笑臉的卡片,連走廊的玻璃窗上都貼滿了孩子們畫的窗花。
離開社區(qū)時,活動室的門把手上掛著一串紙折的星星,每個星星里都塞著孩子們的留言,表達了他們對實踐隊員們由衷的感謝。此次活動始于畫筆的實踐,最終在孩子們的笑聲里釀成了最珍貴的記憶。那些留在社區(qū)角落的色彩,不僅豐富了孩子們的暑假,更在鋅夢未來實踐隊員們的青春里刻下了關于陪伴與成長的溫暖記憶。此次社會實踐活動,讓實踐隊員們明白了社會實踐不是施與受,而是一場雙向的成長。那些通過畫筆傳遞的溫暖與知識,早已在彼此心里,繪出了最動人的夏日圖景。

圖為鋅夢未來實踐隊成員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