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緬懷革命先烈,賡續紅色血脈,山東科技大學“隨嵙筑夢—薪火長征路”社會實踐團隊于2025年7月22日走進青島革命烈士紀念館,開展主題實踐活動。團隊成員通過參觀展館、為烈士掃墓、座談交流等形式,在莊嚴肅穆的氛圍中感悟先烈精神,接受深刻的精神洗禮。
青島革命烈士紀念館依山而建,青瓦灰墻的建筑風格莊嚴肅穆,館內松柏蒼翠,無聲守護著長眠于此的英烈。紀念館以“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為主題,展現了青島地區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到解放戰爭時期的革命歷程,生動刻畫了無數先烈為民族獨立與人民解放挺身而出的英雄群像。
“隨嵙筑夢—薪火長征路”團隊赴青島革命烈士紀念館參觀
步入序廳,一座高4米的“英雄禮贊”雕塑震撼人心:手持武器的戰士、奔走呼號的群眾、伏案書寫的革命者并肩而立,再現了革命年代青島人民萬眾一心的壯闊場景。團隊成員在講解員的引導下緩步前行,在“烽火抗爭”展區,泛黃的革命傳單、銹跡斑斑的武器、烈士們用過的生活用品靜靜陳列,無聲訴說著那段艱苦卓絕的歲月。展柜中一份1943年的地下黨聯絡名單尤為醒目,紙張邊緣已殘破不堪,卻清晰記錄著革命志士的姓名與代號,講解員介紹:“這是青島地下黨組織秘密開展工作的珍貴見證,許多名單上的同志最終都犧牲在了黎明前的黑暗中。”
參觀結束后,團隊成員來到紀念館后方的烈士墓園,開展掃墓活動。墓園中整齊排列著烈士墓碑,每塊碑上都鐫刻著烈士的姓名與犧牲年份。成員們神情肅穆地走向墓碑,輕輕擦拭碑上的塵土。“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正是這些先烈用生命換來的。”在為烈士掃墓時,“他們或許沒能看到勝利的曙光,但他們的精神永遠照亮我們前行的路。”在集體默哀環節,全體成員低頭佇立,墓園中靜得只能聽到風聲,三分鐘的默哀時長雖短,卻讓每個人的心靈都受到了強烈的震撼。
“隨嵙筑夢—薪火長征路”團隊成員為烈士掃墓
隨后,團隊在紀念館的“紅色講堂”開展專題學習會。大家圍坐在一起,研讀《青島革命烈士事跡選》,分享參觀與掃墓的感悟。座談會上,紀念館文史研究員還講述了青島本地烈士的事跡:1925年,年僅22歲的青島工人運動領袖李慰農在組織罷工中被捕,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堅貞不屈,最終英勇就義;1949年解放青島戰役中,戰士們冒著槍林彈雨突破敵人防線,用血肉之軀為大部隊開辟道路……這些故事讓成員們眼眶泛紅,更深刻體會到革命勝利的來之不易。
離開紀念館時,夕陽透過云層灑在“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紀念碑上,金色的光芒與墓園的蒼松翠柏交相輝映。團隊成員紛紛表示,此次活動讓革命歷史從課本走向現實,先烈們的犧牲與奉獻不再是抽象的文字,而是可觸可感的精神力量。作為新時代青年,不僅要為烈士掃墓、緬懷先烈,更要將這份感動轉化為行動,在學習與實踐中傳承紅色基因,讓青春在強國建設的征程中綻放光彩。
“隨嵙筑夢—薪火長征路”團隊參觀紀念碑
歷史的烽煙雖已散盡,但先烈們用熱血鑄就的精神豐碑永遠矗立。“隨嵙筑夢—薪火長征路”團隊的這次實踐活動,既是一次對歷史的回望,更是一場對初心的叩問,讓紅色血脈在青春的傳承中永遠滾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