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賦能,智繪未來。7月24日,山東大學電氣工程學院‘強電先鋒’調研團走進國網技術學院培訓樓,深入參觀用電信息采集實訓室與數字化供電所,零距離感受現代電網終端的技術變革與智能轉型。通過專業講解與現場演示,隊員們全面了解了‘高供高計、低供低計’等計量方式,學習了用電采集系統的架構與運行邏輯,并在實踐中掌握了安全用電的基本規范。”
7月25日,山東大學電氣工程學院“強電先鋒”社會實踐隊來到國網技術學院B6培訓樓,深入參觀了用電信息采集實訓室與數字化供電所,圍繞智能電網終端建設進行了實地學習與深度交流,近距離了解現代配電網系統的運行機制與數據采集原理。
在技術人員的帶領下,實踐隊首先進入用電信息采集實訓室。講解人員詳細介紹了采集系統的組成結構、通信方式與運行邏輯,并重點講解了“高供高計、低供低計”等典型供電計量模式。隊員們了解到,通過低壓集抄、集中器與智能電表的協同工作,電力公司可以高效實現用戶側用電數據的實時采集與智能分析。這不僅提升了抄表效率,也為電網優化調度和故障定位提供了關鍵支撐。
隨后,隊員們參觀了“數字化供電所”實訓平臺。不同于傳統供電所,該平臺基于數字孿生技術構建,實現了配電自動化、設備狀態監測與遠程智能運維,是未來基層電力運維體系的重要方向。講解人員結合實物演示,帶領同學們從終端監控界面出發,了解電纜分支箱、開關站等重要節點設備的運行狀態與數字建模方式,讓同學們深刻體會到了“云端供電”的發展趨勢。
實踐過程中,講解人員還對安全帽的正確佩戴方式進行了演示,強調了在電氣工作環境中規范使用防護裝備的重要性。隊員們認真學習、積極互動,在輕松的氛圍中夯實了安全用電意識。
通過此次參訪,同學們不僅加深了對用電側智能化建設的理解,也對未來電網終端運行的前沿技術有了更加直觀的認知。“強電先鋒”實踐隊將以此次實踐為契機,繼續扎根行業一線,在專業學習與社會實踐中不斷提升自身素養,勇做新時代能源變革的奮進者與引領者。
文:邢昊如
圖:劉翼凡、熊學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