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網報8月20日訊(通訊員 葉小琦)近日,廣東省外語藝術職業學院財會金融學院青云實踐隊聚焦殘障群體實際需求,創新構建“體育融合+技能賦能+藝術療愈”三位一體服務體系,通過系列精準化實踐活動,為心智障礙青年與殘疾人群體搭建社會融入與成長橋梁,積極探索“電商助殘”新路徑。
該實踐隊聯合廣州市荔灣區東漖街道成功舉辦十五運會主題助殘趣味運動會。活動設計了包含全運知識問答、感官協作游戲在內的五大包容性環節,實踐隊隊員全程提供一對一陪伴與安全保障,確保25名殘障學員在無障礙環境中快樂參與,有效促進了殘健融合,現場歡聲笑語不斷。

在技能賦能方面,實踐隊深度參與了由荔灣區殘聯就業服務所主辦、廣州市融愛社會服務中心承辦的“新媒體電商技能培訓班”。隊員們承擔了大量教學輔導工作,將抽象的電商知識轉化為生動案例和實操指導,助力二十余名殘障人士逐步掌握店鋪運營、直播推廣、視頻剪輯等實用技能,探索“云端”靈活就業新可能。截至目前,該培訓已累計開展超過100課時,成功孵化個人及團體電商賬號5個。

此外,實踐隊還將藝術療愈作為重要介入方式。隊員們利用周末時間,深度陪伴10名心智障礙青年進行繪畫創作,并共同外出參觀博物館、前往廣州海洋館寫生。在其耐心引導下,“心青年”們學習用畫筆表達內心世界,共同籌備的“異想花開”公益展覽也于廣州圖書館成功展出。更為可貴的是,實踐隊協助他們將藝術作品轉化為文創產品,并開設線上店鋪進行銷售,目前已實現銷售額突破2萬元,有效達成了美育培育與勞動技能轉化的雙重目標。

廣東省外語藝術職業學院青云實踐隊的系列探索,立足職業院校“職業人”培養定位,將誠信意識、責任擔當等德育元素深度融入助殘服務場景,不僅切實響應了國家《促進殘疾人就業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中“靈活就業行動”的要求,也為“百千萬工程”落地和“五育融合”育人目標提供了可借鑒的本土化實踐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