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實踐背景 盛夏已至,青少年兒童的衛生安全防范意識薄弱,成為了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兒童門診的患者數量也增居高不下。作為一名實習醫學生,我希望鍛煉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于是主動聯系實習單位,申請去社區宣傳暑期安全。
二、實踐內容 在徐寨社區進行走訪,宣傳
三、宣傳內容(一)手衛生安全做到飯前飯后洗手,出去游玩不要亂摸野外的動植物,高熱、感染、皮膚病等都與不注意手部衛生有關。(二)飲食衛生安全1.夏季炎熱,食物容易腐爛變質,應注意飲食衛生,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不喝生水,防止疾病的發生和食物中毒;2.不到無證攤點、快餐店、小店購買食品或用餐。不購買過期、變質、有異味的食物和“三無”食品;3.不暴飲暴食,少吃零食,避免食用生、冷的食品;不采食野菜、野果、野生菌等高風險食物;4.教育孩子養成良好飲食習慣,講究衛生,做到飯前便后要洗手。慢慢吃飯咀嚼充分,避免養成狼吞虎咽的壞習慣,不偏食,不挑食,合理膳食,促進身體健康。5.夏季容易出現腹瀉,腹痛,頭痛等情況,如感到不適請及時就醫。(三)心理安全1.假期是家長與孩子親密接觸、共同成長的好時機,家長應該利用假期多陪伴孩子,多與孩子溝通交流,了解孩子的精神需求,做孩子的朋友和榜樣;2.用善于發現的眼光鼓勵孩子的點滴進步,給予孩子安全感、信任感和幸福感,與孩子一起參與居家、戶外活動,營造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3.家長發現孩子情緒波動較大時,要及時引導,讓其不良情緒得到宣泄,必要時尋求專業心理咨詢醫生幫助;
四、實踐體會 通過切身實踐,讓我體會到醫學的舞臺不只是在病房,更在廣闊的社會生活之中。有效的健康宣傳,需要的是“俯下身”的姿態和“說人話”的能力,精準對接需求,才能消除信息壁壘,實現真正的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