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8日至8月13日期間,南京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五域童行”暑期支教團分赴江蘇句容、徐州、泰州及河南商丘等地,開展以跨學科教育為核心的暑期支教與公益課堂活動,將知識融合與素質培養相結合,為當地學生帶來多元成長體驗,也彰顯了教育學子的責任與擔當。
在江蘇句容,多場特色課堂同步開展。7月15日,孫文瓏在市級機關愛心暑托班,為30名小學生帶來“動物建筑師”跨學科課,融合數學、生物與藝術知識,通過互動游戲與創意設計,激發孩子探索欲;同期,劉靜、邱型宇以“闖關”形式開設“環保小衛士”英語課,讓低齡兒童在歡樂中學習英語與環保知識。此外,“五域童行”支教團在句容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教學,隊長王琪統籌設計10次跨學科課程,搭配美術創作、體育鍛煉等素質活動,課后及時研討優化課程,獲師生認可,未來有望與當地建立長期合作。



在河南商丘,實踐隊員扎根鄉村課堂。7月12日至8月13日,徐可昕在包公廟小學以STEAM理念開設跨學科課,用低成本材料設計土電話制作、彩虹瓶實驗等活動,破解年齡跨度大、抽象知識難理解等教學難題,兼任班主任期間與學生結下深厚情誼;7月8日至18日,張博陽在睢縣鄉村小學調整課程內容,開設“動物大偵探”“有趣的仿生”等生物學課,借蛋殼承重實驗、法庭辯論等形式教學,既關注鄉村教育現狀,也反思了課程設計不足。


在江蘇徐州與泰州,支教活動同樣亮點紛呈。7月19日,張啟圓在徐州邳州市劉臺村,針對鄉村初中生設計跨學科課程,通過剪紙藝術、透明坐標網格板教具等,促進學生理解數學軸對稱知識,獲學生與村支書高度認可;7月中旬至8月初,鄭意在泰興開展活動,以剪紙課融合藝術、數學與文化,課后發放問卷優化課程,助力學生提升綜合素養。


此次暑期實踐活動,南京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五域童行”暑期支教團以專業素養打破學科壁壘,將知識與實踐結合,不僅為各地學生點亮暑期生活、播撒成長種子,更讓隊員在教學中深化教育認知。未來,團隊將持續關注基層教育需求,以跨學科力量為教育均衡發展注入更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