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河黑陶:六百年技藝的傳承密碼
2025年7月13日,湖北汽車工業學院“拾遺楚韻·啟為創新”非遺調研團隊走進湖南懷化市五溪非遺園,探訪有著600余年歷史的沅河黑陶技藝,與傳承人邱超老師深入交流,揭開這項傳承29代的非遺瑰寶的神秘面紗。
沅河黑陶(又稱十里窯侗黑陶)起源于明代洪武年間,根植于沅河鎮十里村,是荊楚文化滋養下的傳統手工藝典范。在邱超老師的工作室里,調研團隊見證了技藝的核心環節——手工拉坯:老師傅端坐于拉坯機前,雙手覆泥,隨轉盤轉動精準按壓、拉伸,陶泥在力道掌控中漸成器形,每一個動作都凝聚著數十年的功底。
邱超老師詳解了黑陶繁瑣的古法工藝:從選取當地含鐵量高的青紅陶土,經篩料、磨粉、揉泥,到手工拉坯或捏塑成型,再經風干、上釉、紋飾處理,最終以地龍窯柴火燒制,關鍵的“封窯滲碳”工藝讓碳分子滲入陶體,形成“亮如漆”的獨特質感。這一系列工序全憑手工完成,環環相扣間盡顯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