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與現實的交匯中,紅色基因的傳承成為新時代青年不可或缺的精神洗禮。今年暑期,湖北大學知行學院會計學院“凝心鑄魂學思黨史國史”社會實踐團一行六人,在指導老師謝劍玲的帶領下,奔赴江西省南昌市、宜春市奉新縣,開展了一場深刻而富有意義的紅色文化學習與實踐之旅。通過為期七天的參觀學習、主題宣講、志愿服務與社會調研,團隊成員不僅深入了解了黨的光輝歷史,更在實踐中錘煉了理想信念,展現了當代大學生的責任擔當與青春風采。
精心籌備:為紅色之旅奠定堅實基礎
充分的準備是成功實踐的重要保障。活動啟幕前,實踐團進行了周密而細致的籌備工作。團隊成員詳細規劃參觀路線、學習內容及活動流程,確保實踐活動有序推進。在知識儲備方面,隊員們系統研讀了大量黨史文獻和革命史料,深入梳理南昌起義的歷史背景、過程細節、精神內涵及其時代價值,為后續的工作打下了扎實的理論基礎。
追尋歷史:在紅色地標中感受信仰力量
南昌,是人民軍隊的誕生地,擁有豐富的紅色資源。實踐團首站來到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在這里,隊員們跟隨講解員的引導,透過一件件珍貴的文物、一幅幅歷史圖片和一段段震撼影像,全面了解了南昌起義的偉大歷程和重大意義,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輩在艱難歲月中堅守信仰、英勇斗爭的崇高精神。
次日,實踐團前往朱德舊居參觀學習。在莊重樸實的院落內,隊員們通過觀看歷史實物、場景復原和珍貴照片,深入了解了朱德同志在南昌期間的革命活動和生活點滴,無不為他艱苦樸素、忠誠堅定的革命品格所感動。隨后,團隊繼續參觀了講武堂,通過詳實的圖文資料和歷史文物,學習了1927年朱德同志在國民革命軍第三軍軍官教育團的革命歷史,進一步加深了對南昌起義歷史背景和時代意義的理解。
為進一步系統了解黨的奮斗歷程,實踐團還走訪了南昌紅色記憶紀念館。該館以豐富的展陳內容,生動展現了少先隊、共青團和共產黨的發展歷程及其在革命斗爭和國家建設中的重要作用。隊員們認真觀看、仔細聆聽,深刻認識到一代代青年在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中的貢獻與擔當,增強了自身的歷史使命感。
薪火相傳:在校園與社區播撒紅色種子
如何讓紅色文化更好地浸潤青少年心靈,是實踐團重點關注的問題。6月22日,團隊奔赴宜春市奉新縣馮川鎮第二小學,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紅色文化宣講活動。上午,隊員們以“紅星閃耀照童心”為主題,為一年級學生生動講解紅星的象征意義,現場演示紅領巾的正確佩戴方法,并通過互動問答和情景體驗,讓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增進對少先隊組織的認識,增強榮譽感和使命感。
下午的活動更加注重寓教于樂。隊員們帶領小學生們一起折疊紅色五角星,學唱《紅星歌》等經典紅歌,并借助多媒體動畫講述革命小故事。新穎有趣的教學方式充分調動了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課堂氣氛熱烈歡快,紅色文化的種子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悄然播撒在每個孩子的心田。
“看到孩子們認真折疊五角星、大聲跟唱紅歌的模樣,我特別感動。紅色基因的傳承,就是要這樣一點點浸潤心靈。”隊長帥晨雨說。
服務社區群眾,傳遞紅色聲音
6月24日,隊員們深入當地社區,與居民親切交流,通過面對面訪談了解群眾對紅色文化的認知程度和看法。在收集寶貴的一手資料的基礎上,團隊設計了一份貼合實際的調查問卷,并在社區內進行分發和回收。根據問卷反饋,隊員們有針對性地為居民講述紅色故事,闡釋紅色精神的內涵,這種“調研+宣講”的方式既了解了民意,也有效推動了紅色文化在基層的傳播。
與此同時,團隊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擴大紅色文化影響力。他們制作了精美的短視頻和圖文內容,通過抖音、小紅書等平臺發布,以更鮮活、更接地氣的方式講述紅色故事,吸引了不少網友的關注和點贊。
總結提升:在反思中凝聚前行力量
實踐尾聲,團隊召開主題研討會,總結一路來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悟。隊員們結合會計專業特點,探討如何將紅色文化中的誠信、責任、奉獻等精神融入專業學習和未來職業發展,進一步堅定了理想信念。
研討結束后,全體成員分工協作,全面整理實踐成果。第一小組系統梳理活動資料,撰寫總結報告;第二小組精選活動照片,設計制作宣傳圖集;第三小組整合視頻素材,剪輯制作成果展示視頻。通過高效協作和認真細致的工作,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實踐成果體系,為本次實踐活動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這次實踐讓我真切觸摸到歷史的溫度,也讓我認識到紅色精神不僅是書本上的知識,更是激勵我們前行的力量。”隊員蔣勝婭在分享中說道。
據悉,實踐團已完成總結報告、照片集和視頻剪輯等成果整理工作,下一步將繼續開展線上宣傳,進一步擴大紅色文化影響力,讓紅色基因在新時代煥發勃勃生機。
作者:帥晨雨
來源:湖北大學知行學院會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