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的建設浪潮中,東北林業大學“逐夢東林”小水滴公益課堂實踐團隊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秉持“科教融合、實踐育人”的理念,為青少年們帶來了一場科學教育的盛宴。
該團隊創新性構建“4+8”階梯式科學素養培育體系,融合4天沉浸式集中探索課程與8周常態化科普拓展課程,采用“雙班并行”模式(“丹青班”上午、“錦繡班”下午),降低管理難度、適配學生時間,提升教學質量。課程圍繞光學、聲學、分子生物學等前沿領域,以“現象導入-頭腦風暴-實操深化”項目式學習激發興趣與創新思維。

為期四天的探索課堂以開營儀式為開場,設置了微生物學啟蒙、光學原理與藝術表現、聲學實驗與噪音防治、指紋特征識別、認識DNA、靜電原理探究等主題課程,穿插接力繪畫等實踐環節,還安排了“心靈相約”團體心理輔導。課堂上,小朋友們通過趣味實驗、模型搭建等環節,穿插問答比拼、課堂討論等互動形式,培養“學習+轉化+應用”的思維。

常態化科普拓展課程在7-8月每周日采用“雙軌制”教學模式,整合學科前沿微課程與東林本校課程,聯合“東林植物網聯盟”開展生態研學,通過“林場探險”等野外考察,讓學生體驗自然、采集標本、調研生物多樣性,培育生態理念,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

“逐夢東林”小水滴公益課堂實踐團隊自2016年成立以來,獲得過梁希科普獎、教育部直屬高校精準幫扶典型項目等榮譽,成果得到廣泛推廣。2025年以“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N條支線并行”行動綱領,繼續在黑龍江哈爾濱、寧夏銀川等地開展活動。
為保課程質量,“逐夢東林”小水滴公益課堂實踐團隊從2024年寒假起招募本研學生,經6個月籌備、多輪試講和會議,打磨了課程教育性與創新性。為加強黨建引領,本團隊聯合了分子生物學研究生黨支部、iGEM團隊等,響應“本研一體化”培養,為整體課程提供有力支持。

“逐夢東林”小水滴公益課堂以扎實的行動與創新的理念,為鄉村青少年點亮了科學探索的燈塔,讓一個個科學夢想在課堂中萌芽、生長。這份堅持不僅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可持續的智力動能,更生動詮釋了新時代青年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責任與擔當。
作者:鄭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