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長安大學“紅韻黔程·遵義逐光”社會實踐隊奔赴貴州省遵義市紅軍總政治部舊址,踐行2025年長安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行走的思政課”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重溫烽火歲月,感受革命先輩們在艱難環境中堅守信仰、砥礪前行的精神力量。
遵義紅軍總政治部舊址原為遵義天主教堂,建于清光緒年間。1935年1月,中央紅軍強渡烏江抵達遵義后,這里成為紅軍總政治部的駐地,是紅軍在遵義期間開展政治工作,宣傳革命思想的重要場所,見證了中國革命歷史上的重要時刻。
步入舊址,青灰色的墻體、古樸的建筑結構瞬間將實踐隊成員拉回那個戰火紛飛的革命年代。展廳內,一幅幅歷史照片、一件件革命文物靜靜陳列,實踐隊成員們看著記錄著紅軍政治工作方針策略的泛黃文件手稿、簡陋的辦公用具,仿佛看見了當時先輩們篳路藍縷的奮斗歷程。其中,《紅軍總政治部布告》尤為引人注目,布告中“實行土地革命,反對封建剝削”、“保護工農利益,解除群眾痛苦”等內容,清晰表達了紅軍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
紅軍總政治部布局陳設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告民布告
據舊址講解員介紹,紅軍在遵義期間,總政治部指揮員充分發揮政治領導作用,通過召開群眾大會、張貼宣傳標語、組織文藝演出等多種形式,向當地群眾宣傳革命思想,動員群眾參加紅軍。許多遵義群眾正是在中央紅軍的感召下,毅然加入革命隊伍,為長征勝利和中國革命發展注入了鮮活力量。如今,遵義紅軍總政治部舊址已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年均接待游客超百萬人次,成為傳承紅色基因、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陣地。“站在這片莊嚴之地,我們仿佛與革命先輩們進行著一場珍貴而深刻的精神對話。”正在參觀的長安大學實踐團中的一位成員說道。
長安大學實踐團成員參觀展廳
通過此次參觀與學習,實踐隊成員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長征精神的內涵,表示今后將以革命以革命先輩為楷模,薪火相傳,勇擔新時代青年的使命與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