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網報文山8月10日電(通訊員盧丹)
7月22日-8月10日,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青探無礙,道暖同行”實踐團隊在云南文山記錄了所在地盲道的問題。
占道問題突出非機動車成主要障礙
在書院街街道(7月23日)的觀察中,早高峰后時段仍發現5家商鋪占道、12輛共享單車隨意停放、3處菜葉堆覆蓋盲道的情況。七都廣場(7月26日)周邊因非機動車停車點規劃不足,盲道占道率高達16.9%,其中非機動車占道長度達190米。縣中醫院(7月29日)西側道路占道率為5%,而祥和小區北門占道率更達10.5%。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農貿市場至縣二小路段(8月7日)的觀察顯示,商戶送貨車輛斜停后占用盲道寬度超2/3,僅留不足30厘米通道。縣人民醫院(8月4日)急診入口處,一輛小型貨車完全阻斷3米長盲道,8輛非機動車直接壓占盲道,導致有效通行寬度不足0.5米。

設計缺陷普遍安全隱患叢生
調查發現多處盲道存在設計不合理問題。書院街街道學校門口盲道與斑馬線銜接處存在3厘米高度差,2處公交站臺盲道被廣告牌遮擋需繞行。縣中醫院盲道被變電箱與廣告牌遮擋,且道路中有未處理的下水道井蓋。農貿市場外圍(8月1日)20米盲道側邊有未處理的臺階。
墨山公園(8月9日)的觀察顯示,園內2處盲道與高達8厘米的臺階銜接處無過渡設計。農貿市場至縣二小路段(8月7日)的盲道出口與道路連接處被機動車堵塞,嚴重阻礙通行。這些設計缺陷不僅影響使用體驗,更可能造成安全隱患。
維護狀況參差不齊功能退化明顯
不同區域的盲道維護狀況差異顯著。七都廣場(7月26日)因2020年新建,盲道維護良好無破損。但更多區域存在嚴重維護問題:書院街街道(7月23日)發現5處盲道磚松動,3段盲道被口香糖、油漬污染;縣人民醫院(8月4日)約22米盲道存在地磚問題,其中6塊斷裂形成1-2厘米高低差;農貿市場至縣二小路段(8月7日)42米盲道存在問題,斷裂處最大高低差達3厘米。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功能退化問題。墨山公園(8月9日)出口盲道磚表面凸起條紋磨損嚴重,約1/3區域觸感模糊;2處交叉路口的圓點提示盲道有4塊磚的圓點被磨平。書院街街道(7月23日)3處盲道終點提示磚已無法通過觸感區分直行與轉彎。
特殊場所問題更需關注
醫院、學校等特殊場所的盲道問題尤為突出。縣人民醫院(8月4日)作為視障人士就醫必經之路,盲道問題直接影響就醫安全。硯山一中、硯山一小(7月23日)周邊的學生流與盲道使用存在時空重疊,安全隱患更大。縣二小南門(8月7日)作為學生集中區域,盲道出口被車輛堵塞的情況亟需解決。
城市規劃專家建議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建立多部門協同管理機制,城管、交通、市政等部門聯合整治占道問題;二是優化設計標準,重點改善特殊場所的盲道銜接問題;三是建立定期維護制度,對磨損嚴重的功能區域及時更換;四是加強公眾教育,提升對無障礙設施的保護意識。
殘聯相關人士表示,將推動建立盲道使用反饋機制,并考慮引入第三方評估。同時建議在重點區域增設觸覺提示和語音引導設備,彌補物理盲道的不足。
盲道作為城市無障礙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實際使用效果直接體現城市的文明程度和人文關懷。調查顯示,當前盲道建設已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用"的新階段。各地需要在確保覆蓋率的基礎上,重點關注使用體驗和維護質量,真正實現視障人士的"無障礙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