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2日,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紅心研墨"暑期志愿教學服務團隊走進揚州市寶應縣,開展了志愿活動。這些大學生志愿者們通過創新的"理論教學+實地研學"模式,為當地的孩子們帶來別開生面的暑期課堂。活動首日,志愿者們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和豐富多彩的研學活動,深受孩子們的歡迎。
打破傳統,趣味教學
志愿者們摒棄照本宣科的方式,采用游戲化教學。數學組的志愿者采用"生活數學"教學法,將菜市場購物場景搬進課堂。"一斤蘋果5元,三斤半該付多少錢?"孩子們掰著手指計算,不時發出恍然大悟的驚嘆和答對問題的喜悅。隔壁教室,語文組的志愿者們正在開展"詩詞接龍"比賽,當她念出"床前明月光",立刻有孩子能接上"疑是地上霜",課堂氛圍輕松愉快。
"這種互動式教學效果超出預期。"朱益凡在課后總結時表示,"我們準備了近一個月的教案,但現場還是根據孩子們的反應做了調整。"據觀察,90%的學生在更換了新的教學方式后全程保持專注,參與度較傳統課堂提升40%以上。

“這樣的課堂太有意思了!”一位學生興奮地說。志愿者們發現,孩子們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效率更高,參與度也顯著提升。
實地研學,拓寬視野
下午,志愿者們帶領孩子們走進寶應中學,參觀先進的實驗室和圖書館。孩子們親手操作實驗器材,感受科學的魅力。隨后,大家來到大運河邊,志愿者們結合實地景觀講解歷史,孩子們都聽得津津有味。
教育是一場雙向奔赴

一位志愿者感慨:“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我深受感動。教育不僅是教給他們知識,更是點燃他們對未來的憧憬。”
蟬鳴漸弱,當志愿者們踏上返程的大巴,孩子們追著車子奔跑的身影令人動容。"老師,我也會努力學習,長大成為一個好老師的!"這句稚嫩的承諾,讓所有志愿者熱淚盈眶。教育的力量在這一刻得到了最美的詮釋,這份跨越年齡的師生情誼,必將激勵著孩子們勇敢追夢,也堅定了志愿者們投身教育事業的決心。
作者署名:通訊員王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