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真諦,是生命影響生命。"2025年8月12日,在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紅心研墨"暑期志愿教學服務團隊實踐活動總結會上,指導老師的這句話道出了活動的深層意義。在過去的實踐活動里,志愿者們不僅傳授知識,更與寶應縣的孩子們建立起真摯的情感連接,他們與孩子們進行了一次觸及心靈的雙向教育。
課堂里的故事
科學課上,孩子們制作簡易火箭,了解物理原理,火箭起飛成功時,孩子們的臉上露出了驕傲的神色;藝術課上,他們用廢舊材料創作手工藝品,每樣東西都有他們自己的用途;體育課上,志愿者組織趣味運動會,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
一位志愿者寫道:“今天教孩子們折紙飛機,一個小男孩悄悄告訴我,他的夢想是當飛行員。我鼓勵他好好學習,將來一定能實現夢想。”
研學中的發現

下午的研學活動志愿者們更是精心準備。在寶應中學,志愿者們不是簡單帶領參觀,而是設置了"校園探秘"任務卡。孩子們需要找到指定地點并回答問題,比如"圖書館有多少個閱覽室"、"實驗室的安全標志有哪些"。這種任務驅動式學習極大提高了孩子們的觀察力和主動性。
大運河邊的教學活動同樣別出心裁。志愿者們提前準備了運河地圖拼圖,孩子們需要根據講解內容完成拼圖。地理專業的志愿者還帶來水質檢測工具,讓孩子們比較運河水與礦泉水的PH值差異。"原來運河水的酸堿度和我們喝的礦泉水差不多!"這個發現讓孩子們驚訝不已。在大運河邊,一位志愿者記錄:“孩子們對運河的歷史充滿好奇,一個女孩問我:‘老師,古人是怎么挖運河的?’我借著這個機會為孩子們講解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離別時的收獲

一位志愿者在日記中寫道:“孩子們送我的畫上寫著‘謝謝老師’,這一刻,我感受到了教育的意義——用生命影響生命。” 志愿者們帶來的可能只是星星之火,但這些孩子們可以成為燎原之火。
結業典禮上,孩子們表演的節目雖然稚嫩,卻讓在場的每個人都看到了希望。志愿者們帶走的不僅是孩子們的感謝卡,更有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感。這些年輕的大學生用行動證明:教育的力量可以跨越山海,溫暖每一顆渴望知識的心靈,播撒下希望的種子。
這些日記不僅是志愿者的珍貴回憶,更展現了教育最本真的模樣:愛與希望的傳遞。
作者署名:通訊員王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