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點滴做起,從小事入手。
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陽朔縣書童國際苑,鄒碧君同學帶領著一群小朋友開展了一場對動物的探索。
志愿者先讓小朋友們打開思路,讓大家說出自己感興趣的動物名稱并談談他們對這些動物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性等方面的了解,活躍了氣氛的同時也讓大家都更快速地沉浸其中。
志愿者待到各自發表完見解之后又將注意力拉回,向大家補充了他們所提出的動物的自然習性以及它們棲息地的生態環境,小朋友們跟隨著志愿者的腳步慢慢地對大自然這些神奇而豐富多彩的居民有了更進一步的喜愛和更深一層的了解。
如今許多地區生態環境破壞導致的動物流離失所,甚至一些動物因此而瀕臨滅絕,保護生態環境成為了保護野生動物不可或缺的一步,因此,志愿者還準備了“小行動·大守護”——低碳生活互動展,讓大家寫下自己將來能夠做到的具體低碳行動,并且鼓勵大家都能夠把自己寫下的行動落到實處,小朋友們堅定的承諾也為此次活動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此次活動規模不大但誠意滿滿,在許多小朋友的內心中都種下了一枚綠色環保的種子,相信他們一定能夠在后來的生活中做到自覺維護生態環境,共同建設我們的綠色家園。


敖漢旗生態探秘:一場連接自然與校園的守護行動
在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這片兼具草原、濕地、森林的生態寶地上,賈天一同學在新惠中學開啟了一場生態調研與科普之旅。他們用腳步丈量自然,用知識播種希望,讓生態保護的種子在校園與荒野間生根發芽。
調研數據還帶著田野的氣息,便已走進了新惠中學的課堂。科普講座上,賈天一同學為大家講解了野生動物的瀕危狀況,用數據讓同學們認識到生態保護的重要性。
互動環節中,同學們分享了自己的生態環保小妙招。一條條充滿想象力的建議,承載著同學們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向往,讓保護自然的理念滲透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
從荒野調研到校園科普,這場活動,如同一條綠色的紐帶,將敖漢旗的生態之美與大家的生態環保之心緊緊相連。敖漢旗本身就是一本生動的生態教材。希望通過這些行動,讓更多人懂得,保護動物、守護自然,從來都不是遙不可及的事,而是藏在每一次生態保護、每一次對生命的尊重里。
在這片承載著 "小河西文化" 敬畏自然傳統的土地上,這場活動播下的種子,正悄然生根。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同學們會成為新的生態守護者,讓敖漢旗的綠意永遠流淌,讓更多野生動物在這片土地上自在棲息。


青春助力生態保護,實踐賦能綠色中國——護野先鋒志愿團學生暑期開展生態保護實踐活動
2025年暑假,我隊學生劉春煬奔赴河南省新鄉市延津縣東街社區,開展 “綠色中國·生態先鋒” 主題社會實踐活動 。東街社區生態資源得天獨厚,動物棲息類型多元,然而,棲息地破壞、環境污染等現實挑戰并存,為生態調研與動物保護實踐搭建了天然 “試驗場”。
活動期間,劉春煬同學深入自然棲息地,細致觀測動物種類、記錄生存狀態,對水質、土壤、植被數據進行系統采集,精準評估生態修復給野生動物生存帶來的影響 。同時,通過發放問卷、訪談居民與社區工作人員,深度挖掘公眾在動物保護和生態建設方面的認知現狀與實際求。
科普宣傳環節,劉春煬同學積極參與環保宣傳冊、海報的制作與發放,策劃組織繪畫比賽、知識競賽等互動活動,以寓教于樂的形式,向居民尤其是青少年傳遞低碳生活與動物保護理念 。此外,團隊投身生態修復實踐,參與垃圾清理、本土植物種植,用實際行動改善棲息地環境 。
值得一提的是,東街社區與我校合作根基深厚,未來計劃共建社會實踐基地,持續推進生態保護工作 。居民們借此次實踐,既提升了環保意識與調研能力,也為 “綠色中國” 目標注入活力,讓生態保護理念在實踐中落地生根。

